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可讀式口腔鏡的制作方法
- 防螨床墊的制作方法
- 一體式種植體的制作方法
- 腰部按摩帶的制作方法
- 一種適用于栓劑藥品配制的膠體磨的制作方法
- 海濱錦葵木脂素提取物、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 提高體表靜脈血管清晰度的方法及靜脈血管穿刺觀察儀的制作方法
- 一種微米糖參玉葉蜂膠鉻藥降糖益胃養(yǎng)生酸奶制備方法
- 一種背負式可升降輸液架的制作方法
- 醫(yī)用靜脈輸液固定夾持板的制作方法
- 一種按摩機的隱藏式支架機構及具有該機構的按摩機的制作方法
- 醫(yī)用可調(diào)式下肢抬高裝置的制作方法
- 口服促神經(jīng)生長肽及其制備方法
- 多功能注射盤的制作方法
- 胰島素-低聚物共軛物,制劑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基因靶向傳遞的siRNA載體復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中藥天仙子中提取的木脂素類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球蟲的獸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 吡唑啉類化合物的制備及其在抗癌治療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會陰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所屬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含紅芪、當歸、山茱萸、阿膠的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腫瘤病人常因放療、化療而引起機體免疫下降,造血抑制,臨床多表現(xiàn)出氣血兩虛的癥狀,其中白細胞大量減少往往是中斷放療、化療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用利血生、鯊肝醇、維生素B4等藥治療,效果不甚理想。中藥“貞芪扶正顆粒”和“復方阿膠漿”雖有一定療效,但各有偏頗。傳統(tǒng)古方“當歸補血湯”(明代李東垣《內(nèi)外傷辯惑論》),重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生血之源,配以當歸養(yǎng)血和營,達補氣生血之功效;“貞芪扶正顆粒”也具有補氣生血之功效,但這兩種藥均在提高細胞免疫功能方面較弱;“復方阿膠漿”具有促進造血之功效,但其升高白細胞功能較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利用傳統(tǒng)古方“當歸補血湯”的補氣生血作用,又加用補血要藥阿膠和補腎益精的山茱萸,提供一種兼補脾、肺、肝、腎和氣、血、精,并具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紅芪32~48份、當歸16~24份、山茱萸16~24份、阿膠16~24份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取紅芪、當歸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量為原料的7~12倍,煎煮1.5~3小時,濾取煎液;第二次加水量為原料的5~9倍,煎煮1~2小時,濾取煎液;將兩次煎液合并,濾過,在0.03~0.06MPa負壓下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溫度55℃時1.28~1.32的清膏;b)取山茱萸采用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用原料7~12倍量65%~75%的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1~3ml/分鐘,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負壓0.03~0.06Mpa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55℃時1.28~1.32的清膏;
c)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后,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制成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從補氣、血、精三方面立法,重用紅芪補氣為君,配以阿膠補血、當歸養(yǎng)血,山茱萸益精,共湊益氣、養(yǎng)血、扶正之功能?;颊叻煤螅毡榉从吃撍幆熜э@著,能明顯改善腫瘤放療、化療病人神疲乏力,眩暈心悸等臨床癥狀,升高血象,提高免疫力,保證患者順利完成放療、化療。同時長期服用效果更好,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成本低且服用方便等特點。
本發(fā)明在產(chǎn)品療效、科技含量、產(chǎn)品市場的競爭力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該質(zhì)量標準中將鑒別項制定了藥材紅芪、山茱萸的薄層色譜鑒別,專屬性、可靠性均好;阿膠細粉直接入藥,保證有效成分不被破壞,且以含氮量測定控制,列入檢查項;并增加了含量測定項,采用HPLC法測定當歸中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
臨床255例腫瘤放、化療患者隨機分為三組,“扶正補血顆?!敝委熃M193例,“復方阿膠漿”對照組30例,“貞芪扶正顆?!睂φ战M32例。通過對臨床癥狀、外周血象及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等指標的觀察表明,“扶正補血顆?!蹦苊黠@改善腫瘤患者的臨床癥狀,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59.6%和96.9%,其中顯效率明顯高于“復方阿膠漿”(p<0.01);能提高放、化療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對WBC及Tc酯酶、Th、IgG和IgA的提高尤為明顯(p<0.01)。
“扶正補血顆?!本哂幸鏆狻B(yǎng)血、扶正功能;能改善腫瘤放化療患者的氣血兩虛癥狀,提高免疫功能,其提高細胞免疫的作用較“貞芪扶正顆?!睘閮?yōu);能促進造血,升高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其升高白細胞的療效較“復方阿膠漿”顯著?!胺稣a血顆?!庇昧棵看?5克,每日3次,療程以2周為宜,根據(jù)病情可服用1-2個療程。該藥安全、無毒,在臨床服用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是一種理想的腫瘤治療輔助藥和治療氣血兩虛的中藥。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以“扶正補血顆粒”為例取紅芪400g,當歸200g,山茱萸200g,阿膠200g,可溶性淀粉100g。
(1)將紅芪、當歸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入占原料7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濾取煎液;第二次加水9倍量,煎煮2小時,濾取煎液;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55℃)的清膏。
(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國藥典》第13頁附錄IO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用占原料藥7倍量65%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1ml/分鐘,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55℃)的清膏。
(3)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后,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實施例2取紅芪320g、當歸240g、山茱萸240g、阿膠240g、可溶性淀粉80g。
(1)重量比取紅芪、當歸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3小時,濾取煎液;第二次加水5倍量,煎煮1小時,濾取煎液;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55℃)的清膏;(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國藥典》第13頁附錄IO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用12倍量75%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3ml/分鐘,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55℃)的清膏;(3)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后,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及輔料蔗糖530g、糊精50g混勻,制成含糖型顆粒,干燥,即得。
實施例3取紅芪480g、當歸160g、山茱萸160g、阿膠160g、可溶性淀粉80g。
(1)按重量比取紅芪、當歸按配比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時,濾取煎液;第二次加水7倍量,煎煮1.5小時,濾取煎液;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55℃)的清膏;(2)按重量配比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國藥典》第13頁附錄IO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用10倍量70%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2ml/分鐘,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55℃)的清膏;
(3)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后,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及輔料可溶性淀粉120g,混勻,制成顆粒(無糖型),干燥,即得。
實施例4以“扶正補血膠囊”為例取紅芪400g,當歸200g,山茱萸200g,阿膠200g,可溶性淀粉100g。
(1)將紅芪、當歸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入占原料7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濾取煎液;第二次加水9倍量,煎煮2小時,濾取煎液;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55℃)的清膏。
(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國藥典》第13頁附錄IO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用占原料藥7倍量65%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1ml/分鐘,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55℃)的清膏。
(3)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后,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裝成膠囊,即得。
實施例5以“扶正補血片劑”為例取紅芪320g、當歸240g、山茱萸240g、阿膠240g、可溶性淀粉80g。
(1)重量比取紅芪、當歸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3小時,濾取煎液;第二次加水5倍量,煎煮1小時,濾取煎液;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55℃)的清膏;(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國藥典》第13頁附錄IO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用12倍量75%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3ml/分鐘,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負壓(0.03~0.06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55℃)的清膏;(3)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后,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及糊精50g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片,即得。
本發(fā)明的藥物組合物采用藥劑學上的藥物制劑工藝可以制成任何劑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紅芪32~48份、當歸16~24份、山茱萸16~24份、阿膠16~24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紅芪40份、當歸20份、山茱萸20份、阿膠20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紅芪可用黃芪替代。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還可加入輔料蔗糖43~63份、糊精4~6份。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輔料蔗糖53份、糊精5份。
6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還可加入輔料可溶性淀粉8~12份。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輔料可溶性淀粉為10份。
8.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a)取紅芪、當歸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量為原料的7~12倍,煎煮1.5~3小時,濾取煎液;第二次加水量為原料的5~9倍,煎煮1~2小時,濾取煎液;將兩次煎液合并,濾過,在0.03~0.06MPa負壓下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溫度55℃時1.28~1.32的清膏;b)取山茱萸采用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用原料7~12倍量65%~75%的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滲漉速度為1~3ml/分鐘,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負壓0.03~0.06Mpa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55℃時1.28~1.32的清膏;c)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后,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制成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c)中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及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制成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
10.權利要求6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步驟c)制得的藥物組合物采用藥劑學上的藥物制劑工藝制成任何劑型。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扶正補血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原料及重量配比為紅芪32~48份、當歸16~24份、山茱萸16~24份、阿膠16~24份制備方法a)取紅芪、當歸加水煎煮兩次,濾取煎液;將兩次煎液合并,濾過,濾液濃縮至清膏;b)取山茱萸采用流浸膏劑與浸膏劑滲漉法,進行滲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55℃時1.28~1.32的清膏;c)將上述兩種清膏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取阿膠炒成阿膠珠,粉碎成細粉;將浸膏細粉、阿膠細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本發(fā)明具益氣、養(yǎng)血、扶正功能,療效顯著,能明顯改善腫瘤放療、化療病人神疲乏力,眩暈心悸等臨床癥狀,升高血象,提高免疫力,保證患者順利完成放療、化療。
文檔編號A61K9/16GK1853668SQ20051004260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趙健雄 申請人:蘭州太寶制藥有限公司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急診用心肺復蘇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診所用的復蘇裝置,尤其是急診用心肺復蘇裝置。技術背景在急診搶救過程中,有時需要作心肺復蘇操作。而傳統(tǒng)心肺復蘇術容易使患者發(fā)生肋骨骨折,影響復蘇效果,難以 保證有效循環(huán)和呼吸
- 專利名稱:復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i)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 及一種含氨基酸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術: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zhì)的基本單位。復方氨基酸注射液作為一種靜脈注射營養(yǎng)劑,廣泛用于營養(yǎng)支持治療,如現(xiàn)有的通用名為復方氨
- 專利名稱:一次性手術膜用濕粘膠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制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在外科手術中使用的一次性手術膜所用的濕粘膠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手術膜又稱手術巾,主要用于外科手術中,起到保護手術環(huán)境,避免傷口交叉感 染,
- 專利名稱:用于直接壓片的維生素B<sub>6<sub>顆粒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化學藥物的制備方法,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直接壓片的維生素B6顆粒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維
- 專利名稱:復合維生素脂質(zhì)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化妝品和食品制備技術中的載體系統(tǒng)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納米級載體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以維生素A棕櫚酸酯、維生素E醋酸酯和維生素C乙基醚為活性成分的脂質(zhì)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
- 專利名稱:降糖益壽片及其生產(chǎn)工藝的制作方法一種降糖片,涉及傳統(tǒng)中草藥與生物技術結合產(chǎn)生的保健食品。中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衰退,器官老化,加上環(huán)境污染和病毒病菌的感染,以及飲食不合理或生活方式不科學,容易引發(fā)感冒、哮喘、肺氣腫、心臟病、糖尿病或腫
- 專利名稱::一種白芍總苷的新用途及其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白芍總苷的新用途及其藥物組合物。屬于藥物領域。背景技術::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最早于1820年由Powell報
- 專利名稱:黑果枸杞果總黃酮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黑果枸杞果總黃酮及提取物的提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ー種以黑果枸杞果為原料提取的黑果枸杞果總黃酮及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ニ、技術背景黑果枸杞(“パruthenicum Murr.)是
- 便攜式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便攜式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器,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心肺復蘇器主體、配電盒和控制感應箱,其特征是在心肺復蘇器主體上設置有按壓板,按壓板上設置有顯示器和按壓式開關,按壓
- 一種帶足浴裝置的按摩床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足浴裝置的按摩床椅,包括椅背、椅座、底座、滑軌、盆體和支撐架,所述的椅背上設有安裝槽和按摩枕,安裝槽與支撐架配合支撐平放的椅背,按摩枕通過第三連桿與連接點連接,連接點設置于
- 一種腿部康復訓練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腿部康復訓練裝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設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兩側安裝有折疊架,折疊架的另一端安裝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的下端橫向設有兩個凸耳,凸耳上設有耳孔;在座椅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裝有套管
- 用戶設備的智能響應方法和用戶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戶設備的智能響應方法和用戶設備。本發(fā)明用戶設備的智能響應方法,包括:檢測獲取用戶當前的生命體征信息;根據(jù)所述生命體征信息獲取所述用戶當前所對應的用戶狀態(tài),并根據(jù)所述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減肥的中藥制劑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減肥的中藥制劑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肥胖癥(obesity)是一種慢性病。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它是人類目前面臨的最容易被忽視,但發(fā)病率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腫瘤疾病的白藜蘆醇和小白菊內(nèi)酯復方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小白菊內(nèi)酯或取衍生物或可藥用鹽和三羥基芪(白藜蘆醇)或三羥基芪糖苷或取可藥用鹽或酯的復方組合物在抗腫瘤或輔助抗瘤方面的應用。技術背景小白菊內(nèi)酯為一倍半萜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的中藥制劑。背景技術:腦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癥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小。腦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
- 一種新型充電式加熱輸液護臂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充電式加熱輸液護臂,包括護臂和電源插口;所述護臂外圍包裹軟性材質(zhì);所述護臂的右側連接設置有固定手板;所述固定手板上方設置有可固定硬性材料;所述固定手板和護臂上均設置有尼
- 專利名稱:作為血管生成抑制劑的秋水仙醇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血管損害劑、本發(fā)明的化合物在制造用于溫血動物如人的能產(chǎn)生抗血管生成作用的藥物中的應用、包含該類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治療與血管生成有關的疾病狀態(tài)的方法以及該
- 多功能身體治療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身體治療機,包括主機及第一、第二身體導電裝置。主機包括控制裝置、分析裝置及傳輸裝置。第一身體導電裝置包括第一抵靠件、第一導電件與發(fā)光二極管。第二身體導電裝置包括第二抵靠件與第二導電件。第一抵靠件
- 專利名稱:用噻唑烷二酮和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的制作方法本申請是申請日為1998年6月15日、發(fā)明名稱為“用噻唑烷二酮和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的02156128.1號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方法,特別是治療糖尿病,尤其是非胰島素依賴
- 專利名稱:熱水袋的外套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套在取暖器具上的能防燙且又增加保溫效果的外套。背景技術:現(xiàn)有的用于取暖的熱水袋,它的外表面上沒有任何的外罩物,所以人們在使用中同它的橡膠表面直接接觸。它的缺點是;1)在它剛灌入熱
- 一種帶臭氧除藥劑殘留功能的冰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帶臭氧除藥劑殘留功能的冰箱,涉及冰箱領域,解決了目前冰箱雖也有除農(nóng)副產(chǎn)品藥劑殘留功能,但去除率不高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柜體和箱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體內(nèi)設有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