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排毒祛疣丸的制作方法
- 耳鼻喉科用喉部檢查治療組合器的制造方法
- 3d圖像處理的裝置和方法
- 降血糖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丹酚酸a膠囊劑及其制備藥物用途的制作方法
- 用于預防或治療神經性疼痛和叢集性頭痛及偏頭痛性疼痛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普洱茶提取物在制備降血脂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口腔醫(yī)療用可旋轉式噴洗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抗真菌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 血液循環(huán)改善劑的制作方法
- 眼睛圖像獲取設備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濕疹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醫(yī)療用具的制造方法
- 一種復方蜂房治療乙肝和保健的配方的制作方法
- 一種脊柱鈦棒的鎳鈦記憶合金連接裝置制造方法
- 抑制絕經后婦女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問題的方法
- 一種枸杞酒及其制作方法
- 治療瘙癢的外用制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基于光柵的驗光儀瞳距自動測量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膏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一種治咳川貝枇杷露是由中藥原料枇杷葉、桔梗、水半夏、平貝母流浸膏和薄荷腦制備而成。具有鎮(zhèn)咳祛痰功能。用于感冒及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它的配方是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流浸膏7ml、薄荷腦O. 15g,制備方法是以上五味,取枇杷葉、桔梗、水半夏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防腐劑,濾過,加入蔗糖·682g,依次加入平貝母流浸膏及薄荷腦,加水調至1000ml,搖勻,即得。上述提取方法不能充分地將有效成分提取出來,生物利用度較低,從而影響藥效的發(fā)揮,也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制劑中含糖,不利于血糖高的患者服用,患者服用劑量大,不宜定量,并存在貯存、運輸條件要求高的不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1-3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1-20倍,煎煮時間為1-5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1-5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4-2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1-3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3-10倍,提取時間為1-3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1-6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1-10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1-5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80-100bar的壓力下,加上噴射劑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步驟(2)優(yōu)選的是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3-8倍,煎煮時間為2-4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力口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6-1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步驟(3)優(yōu)選的是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5-7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1.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2-4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3-5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所述噴射劑為三氯一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中的任意一種。用本發(fā)明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原料制成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其藥物劑量小含量高,使用、攜帶方便、療效好、不含糖、利于定量使用,利于貯存和運輸。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下述說明是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fā)明。實施例I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6倍,煎煮時間為3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7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6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7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3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4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70°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3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90bar的壓力下,加上三氯一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2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8倍,煎煮時間為2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6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1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5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60°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2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3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60°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4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SObar的壓力下,加上二氯二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3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3倍,煎煮時間為4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6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7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4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5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 ;(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5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IOObar的壓力下,加上二氯四氟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4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I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20倍,煎煮時間為I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50°C相對密度為I. 0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I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4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I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10倍,提取時間為I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100°C相對密度為1.0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力口入丁酮萃取6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10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100°C相對密度為I. 0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2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90bar的壓力下,加上三氯一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5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是由下述步驟組成(I)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 15g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3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I倍,煎煮時間為5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100°C相對密度為I. 5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5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2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3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3倍,提取時間為3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50°C相對密度為1.5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I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I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50°C相對密度為I. 50的稠膏;(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I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在90bar的壓力下,加上二氯二氟甲烷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實施例6藥效學實驗(I)小鼠氨水法鎮(zhèn)咳實驗取健康無傷小鼠75只,雌雄各半,隨機分成五組,每組15只,設對照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露(簡稱治咳露)4g生藥/kg、本發(fā)明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Ig生藥/kg、2g生藥/kg和4g生藥/kg三個劑量組(實施例I制備)。按體重分別灌胃給藥(10ml/kg)連續(xù)五天,每日一次,對照組給予等量的生理鹽水。于末次給藥后I小時,將小鼠置于倒置的500ml燒杯內,吸取濃氨水O. 3ml注入一棉球(約重50mg)后,立即放入燒杯內,I. 5分鐘后取出。觀察和記錄小鼠自放入棉球后的咳嗽潛伏期及從第一次咳嗽始3分鐘內的咳嗽次數(shù),進行組間比較。見表I。表I 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對小鼠的鎮(zhèn)咳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由下述步驟組成 (1)稱取原料枇杷葉68g、桔梗6g、水半夏20g、平貝母7g和薄荷腦O.15g ; (2)將枇杷葉加水煎煮1-3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1-20倍,煎煮時間為1-5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1-5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4-2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 (3)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所述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1-3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3-10倍,提取時間為1-3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1-6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1-10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50-100°C相對密度為I. 00 I. 50的稠膏; (4)將稠膏用稠膏質量1-5倍的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 內,在80-100bar的壓力下,加上噴射劑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為將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濾過,每次水的加入質量為枇杷葉質量的3-8倍,煎煮時間為2-4小時,合并濾液,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清膏,加入所述清膏體積3倍的乙醇,充分攪拌,靜置6-10小時,取上清液,備用。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為將所述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2次,濾過,每次乙醇的加入質量是平貝母、桔梗和水半夏質量的5-7倍,提取時間為2小時;濾液與步驟(2)獲得的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1.30的清膏,放冷至室溫,加入丁酮萃取2-4次,每次丁酮的加入體積是被萃取的清膏體積的3-5倍,合并萃取液,回收丁酮并濃縮至在60-75°C相對密度為I. 30的稠膏。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噴射劑為三氯一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中的任意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及制備方法,步驟(1)稱取原料;(2)將枇杷葉水煎煮,濾過,濃縮至清膏,加入乙醇,充分攪拌,靜置,取上清液,備用;(3)將平貝母粉碎,與桔梗和水半夏用乙醇熱回流提取,濾過,濾液與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至清膏,放冷,丁酮萃取,回收丁酮并濃縮至稠膏;將稠膏干燥、粉碎和篩分,獲得提取物粉末;(4)將稠膏用乙醇溶解,得拋射劑溶液,將拋射劑溶液裝入包裝瓶內,加上噴射劑即制成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用本發(fā)明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原料制成的一種治咳川貝枇杷氣霧劑,其藥物劑量小含量高,使用、攜帶方便、療效好、不含糖、利于定量服用,利于貯存和運輸。
文檔編號A61P11/14GK102949573SQ20111034877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8日
發(fā)明者劉丹, 劉俊靜, 佟永領 申請人:天津中新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藥廠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治療仔豬黃白痢的純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畜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動物醫(yī)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專門用于治療仔豬黃白痢的純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仔豬黃痢、仔豬白痢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胃
- 專利名稱::吲哚衍生物作發(fā)色劑在角質纖維染色過程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吲哚衍生物作發(fā)色劑在角質纖維,特別是頭發(fā)染色中的應用以及所用組合物和染色方法。已知角質纖維,特別是人發(fā)用含氧化著色劑母體,特別是一般稱為“氧化堿”的對苯
- 專利名稱:氣道內可持續(xù)給藥的氣管切開用通氣導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通氣導管,尤其是一種氣道內可持續(xù)給藥的氣管切開用通氣導管,屬于醫(y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背景技術:通氣導管室氣管插管中必用的器械。通氣導管用于氣管切開手術的麻酔后
- 腿部燙傷換藥固定板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腿部燙傷換藥固定板,該固定板包括底座(1),與底座相連接的調節(jié)支撐(2),可調節(jié)腿部固定板(3),彈簧調節(jié)支架(4),所述的調節(jié)支撐(2)為兩段設計,第一段比第二段粗,第一段直徑為
- 專利名稱:一種手術止血用的氣壓分隔艙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手術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手術止血用的氣壓分隔艙裝置。背景技術:目前手術用止血鉗和人工按壓方式,無法有效控制出血。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手術用止血鉗和人工按壓
- 專利名稱:醫(yī)用螺釘墊圈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臨床骨科內固定植入物配件,具體是一種骨科植入物拉力螺釘?shù)尼t(yī)用螺釘墊圈。背景技術:在治療骨折手術當中,需經常使用拉力螺釘進行骨折端的加壓固定。在實施這一加壓的過程中,有時為了防止
- 專利名稱:一種智能刮痧治療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一種智能刮痧治療儀。 背景技術:中醫(yī)刮痧是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y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
- 專利名稱:5-取代粉防己堿類化合物及其在制備抗癌藥增敏劑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制藥領域,涉及對粉防己堿的結構修飾及其逆轉腫瘤細胞多藥耐藥性的用途,具體涉及5-取代粉防己堿類化合物及其在制備抗癌藥增敏劑中的用途。背景技術:據(jù)美國
- 專利名稱: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紊亂疾病、是一種全身慢性進行性疾病。常見的治療藥物都是篩選單純降低血糖藥物,或外源性的補充胰島素不足,雖然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暫時改變癥狀
- 專利名稱:胃復元膠囊配方及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胃復元膠囊配方及制作方法。胃脘痛又稱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叫胃痛,是消化道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所以患胃病的病人較多,在醫(yī)學上也研制開發(fā)了多種治胃病的藥物,另外,還有許多進口藥,但上述各類
- 專利名稱:甲氧沙林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甲氧沙林原料藥的臨床應用劑型。背景技術:甲氧沙林為光敏活性藥物,英文名稱=Methoxsalen,其化學名稱為9_甲氧基_7氫-呋喃駢(3.2-g) (I)苯駢吡喃-7-酮。化學結
- 專利名稱:一種胸引助行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輔助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胸引助行器,供胸外科手術患者使用。 背景技術:胸外科手術后,患者需要放置胸引管并連接胸引瓶,以便及時排出胸腔內的積液。 患者安放了胸引管后,需要活動時,必須將
- 專利名稱: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治療骨傷的醫(y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糾正橈骨遠端不穩(wěn)定性骨折的復位外用固定器。背景技術:尺橈骨遠端骨折是人體最常見的骨折之一,多發(fā)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多為間接暴力所致
- 專利名稱:預防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紅曲、銀杏葉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醫(yī)藥領域,涉及一種預防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紅曲和銀杏葉為原料組成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可以做為藥用,也可以作食品添加劑使用。背景技術: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
- 專利名稱:治療胰腺癌的中藥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 一種治療消化道腫瘤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胰腺癌的中藥藥物。背景技術: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多發(fā)生于胰頭部。腹痛及無痛性黃疸為胰頭癌的常見癥狀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趨化因子受體5介導的疾病的哌啶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具有藥物活性的哌啶化合物,涉及制備這種化合物的方法,涉及含有這種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并且涉及這種化合物作為活性治療藥的用途。背景技術::趨化因子(ctc
- 專利名稱:吊塔及吊橋設備架旋轉結構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吊塔及吊橋設備架旋轉結構。背景技術:對于手術室吊塔及ICU吊橋等設置有諸多設備,這些設備都會放置在一個能旋轉的支架上,且會根據(jù)不同病人的需要使用不
- 專利名稱:電子耳屎夾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耳屎夾。背景技術:以往的耳屎夾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并且在燈光昏暗的地方也不方便使用。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子耳屎夾,解決以往耳屎夾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特別涉及到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治療感冒的藥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日常生活中,人們生活中經常會患有感冒。醫(yī)學上認為,感冒多由病毒、著涼
- 專利名稱:緩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龜甲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緩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龜甲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是以慢性多關節(jié)炎為特點,不但侵犯關節(jié)、肌腱,還可累及各臟器的全身性免疫
- 專利名稱:一種微波醫(yī)療設備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微波醫(yī)療設備的新用途,是將微波應用于慢性胃腸炎、潰瘍、糜爛等胃腸疾病的治療。微波在醫(yī)學上應用己有多年,但在胃腸疾病方面的應用目前僅限于胃腸息肉。慢性胃腸炎、潰瘍、糜爛,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