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氫化可的松拮抗劑在治療心力衰竭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陰囊托罩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注射盤的制作方法
- 一種輸液保護帶的制作方法
- 一種抗惡性腫瘤(癌癥)的中藥組合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上消化道潰瘍的聯(lián)合用藥物的制作方法
- 直腸氣液導入袋的制作方法
- 雜環(huán)化合物及其制備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 套件擴陰器的制造方法
- 經(jīng)顱磁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 一種藏藥的制備方法
- 一種含腈基金剛烷和酰胺結構的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一種具有降血壓、降血脂功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新型血壓計袖帶的制作方法
- 一種速吸除鼻竇內(nèi)滯堵物的吸取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陰部清洗裝置的制作方法
- 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 急性白血病和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的組合治療的制作方法
- 一種活動式血壓測量優(yōu)化病床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惡性腫瘤放化療后鞏固治療的藥物組合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心痹癥是常見的一種心系病,祖國醫(yī)學有關文獻指出“風寒之氣雜生合而為痹,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nèi)舍干其合也,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nèi)舍于心,心痹此,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上氣則恐”,其病因是凡風寒濕之邪,所以侵襲成痹, 造成痹癥之不愈,反復感染,又與身體抵抗力強弱有關,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內(nèi)襲,正氣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滯,氣血凝滯,故成心痹,現(xiàn)在醫(yī)學將心痹認識是所述風濕性心臟病相似。臨床上將根據(jù)其特征分為代償期、左心衰竭期、右心衰竭期,三期。傳統(tǒng)中藥一般采用養(yǎng)心益氣,濕陰散寒,逐水消腫,理氣通絡,臨床已獲得可喜的治療成果。但由于該病是慢性疾病,累計數(shù)年,病程漫長,有待進一步在實踐中檢驗證明,為發(fā)掘提升民間有效驗方, 弘揚中醫(yī)中藥文化,特提供經(jīng)過實踐檢驗證明效果非常好的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組合物。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生地30 40份;熟地30 40份;天冬20 30份;麥門冬20 30份;牛膝15 25 份;茯苓20 30份;茯神25 35份;磁石30 40份;山藥30 40份;龜板30 40份; 鱉甲30 40份;玉竹30 40份;元肉30 40份;棗仁25 35份;柏子仁25 35份; 益智仁25 35份;五味子25 35份;遠志25 35份;石菖蒲25 35份;龍齒25 35 份;
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nèi),高溫滅菌,備用。該中草藥服用時,將藥液取200-30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熱后,每日三次服用。優(yōu)選的,所述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最佳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生地35份;熟地35份;天冬25份;麥門冬25份;牛膝20份;獲苓25份;獲神25份; 磁石35份;山藥35份;龜板35份;鱉甲35份;玉竹35份;元肉35份;棗仁30份;柏子仁 30份;益智仁30份;五味子30份;遠志30份;石菖蒲30份;龍齒30份;
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三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本發(fā)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生地、熟地為君;以天冬、麥門冬、茯苓、茯神為臣;以
牛膝、磁石、山藥、龜板、鱉甲、玉竹、元肉為佐。以棗仁、柏子仁、益智仁、五味子、遠志、石菖蒲、龍齒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生地生地黃,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新鮮或干燥的塊根。性味與歸經(jīng)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肺經(jīng)。功能與主治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內(nèi)熱消渴,吐血,衄血,發(fā)斑發(fā)疹。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又名熟地黃或伏地,經(jīng)加工炮制而成。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溫。歸肝、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用于血虛諸證;肝腎陰虛諸證。天冬天冬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性味與歸經(jīng)甘、苦、寒;歸肺、腎、胃、大腸經(jīng)。功能與主治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白喉。敗毒抗癌、清勢化痰、滋陰潤燥。麥門冬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的干燥塊根。性味與歸經(jīng),性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 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性味與歸經(jīng)苦;酸;性平。入肝;腎經(jīng);功能主治 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癰腫惡瘡;咽喉腫痛。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與歸經(jīng)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功能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 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茯神為多孔菌科臥孔屬植物茯苓的菌核。性味與歸經(jīng),性平,味甘、淡,歸心、脾經(jīng)。功能與主治,寧心、安神、利水。用于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磁石為氧化物類礦物磁鐵礦的礦石。性味與歸經(jīng)辛咸;平;無毒,腎經(jīng);肝經(jīng); 肺經(jīng)。功能與主治平肝潛陽;安神鎮(zhèn)驚;聰耳明目;納氣平喘。主眩暈;目花;耳聾;耳鳴; 驚悸;失眠,腎虛喘逆。山藥為薯蕷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味甘,性平。入肺、 脾、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 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龜板龜科動物的腹甲及背甲。性味與歸經(jīng)甘、咸、寒。功能與主治滋腎潛陽,益腎健骨,養(yǎng)血補心。用于陰虛陽亢,陰虛內(nèi)熱,虛風內(nèi)動。腎虛骨痿,囟門不合。陰血虧虛, 驚悸,失眠,健忘
鱉甲本品為鱉科動物鱉的背甲。性味與歸經(jīng)咸,微寒。歸肝、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滋腎潛陽,軟堅散結。用于骨蒸勞熱、瘧母、脅下堅硬、腰痛,經(jīng)閉癥瘕等癥。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味甘,性平。歸肺;胃經(jīng)。功能與主治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用于燥咳;勞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干口渴;內(nèi)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眩暈;筋脈攣痛。元肉為無患子科植物脾;性味與歸經(jīng),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歸胃;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具有良好的滋養(yǎng)補益作用。用于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
眩暈等癥。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味酸、平。功能與主治養(yǎng)心,安神,斂汗。用于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盜汗。
柏子仁為柏科植物朝鮮崖柏的種仁。性味與歸經(jīng)性平,味甘、辛。功能與主治, 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用于心悸失眠、多汗遺精、腸燥便秘。益智仁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入脾,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溫脾,暖腎,固氣,澀精。治冷氣腹痛,中寒吐瀉,多唾,遺精,小便余浙,夜多小便。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jīng),味酸、性甘, 溫。歸肺、心、腎經(jīng)。功能與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 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渴,短氣脈虛,內(nèi)熱消渴,心悸失眠。遠志為遠志科植物遠志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jīng),味苦、辛,微溫。歸心、腎、肺經(jīng)。 功能與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石菖蒲為菖蒲科禾草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與歸經(jīng),辛、微溫,歸心、肝、脾。 功能與主治,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祛濕。用于癲狂,痰滿阻塞,高燒胡言亂語,健忘, 耳鴦,心胸煩悶,胃痛,腹痛,胎漏,崩漏,消化不良,精神病,解巴豆毒,鼻出血,小兒驚風,霍亂吐瀉不止,咽喉腫痛,赤白帶下,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無名腫毒。龍齒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牙齒的化石。性味與歸經(jīng),味澀、 甘;涼,歸心、肝經(jīng)。功能與主治,鎮(zhèn)驚安神;清熱除煩。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 身熱心煩。本發(fā)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熬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后,高溫滅菌待用,水劑。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組合物,安全無副作用,治療效果非常明顯,服用方便, 生產(chǎn)成本低,具有標本兼治之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組合物,該中草藥由以下重量g的藥物制成
生地35克;熟地35克;天冬25克;麥門冬25克;牛膝20克;茯苓25克;茯神25克; 磁石35克;山藥35克;龜板35克;鱉甲35克;玉竹35克;元肉35克;棗仁30克;柏子仁 30克;益智仁30克;五味子30克;遠志30克;石菖蒲30克;龍齒30克;
加水2000克,放入陶器或砂鍋內(nèi),將本中藥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如前加水熬煮三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將藥液取 200-300毫升放入容器中,帶微熱后,每日三次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心痹癥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生地30 40份;熟地30 40份;天冬20 30份;麥門冬20 30份;牛膝15 25 份;茯苓20 30份;茯神25 35份;磁石30 40份;山藥30 40份;龜板30 40份; 鱉甲30 40份;玉竹30 40份;元肉30 40份;棗仁25 35份;柏子仁25 35份; 益智仁25 35份;五味子25 35份;遠志25 35份;石菖蒲25 35份;龍齒25 35 份;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nèi),高溫滅菌,備用。
2.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心痹癥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生地35份;熟地35份;天冬25份;麥門冬25份;牛膝20份;獲苓25份;獲神25份; 磁石35份;山藥35份;龜板35份;鱉甲35份;玉竹35份;元肉35份;棗仁30份;柏子仁 30份;益智仁30份;五味子30份;遠志30份;石菖蒲30份;龍齒30份;加水20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三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心痹癥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生地30~40份;熟地30~40份;天冬20~30份;麥門冬20~30份;牛膝15~25份;茯苓20~30份;茯神25~35份;磁石30~40份;山藥30~40份;龜板30~40份;鱉甲30~40份;玉竹30~40份;元肉30~40份;棗仁25~35份;柏子仁25~35份;益智仁25~35份;五味子25~35份;遠志25~35份;石菖蒲25~35份;龍齒25~35份;以以生地、熟地為君;以天冬、麥門冬、茯苓、茯神為臣;以牛膝、磁石、山藥、龜板、鱉甲、玉竹、元肉為佐。以棗仁、柏子仁、益智仁、五味子、遠志、石菖蒲、龍齒為使。
文檔編號A61P9/00GK102370924SQ20111029692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不公告發(fā)明人 申請人:鄧華倫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和云計算的足壓監(jiān)測鞋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健康鞋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和云計算的足壓監(jiān)測鞋墊,包括用高分子材料制造的鞋墊本體,鞋墊本體內(nèi)設置有壓力傳感裝置、數(shù)據(jù)處理裝置和數(shù)據(jù)傳輸裝置,壓力傳感帶裝置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白血病肝腫大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白血病肝腫大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白血病肝腫大的藥物。背景技術:白血病,也稱作血癌,是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人體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每天可以
- 防髖關節(jié)脫位側身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髖關節(jié)脫位側身墊,屬于醫(yī)療設備領域,包括橫截面為“H”型的架體,架體包括兩豎直放置的立板以及固定連接兩立板的連接板,連接板上表面與兩立板形成患肢放置區(qū),連接板下表面與兩立板形成健肢
- 專利名稱::一種柴胡總皂苷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中藥柴胡中提取純化制備柴胡總皂苷的方法。技術背景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5wpewramcz"eraeDC.或狹葉柴胡^^ewwm^wzo&quo
- 一種硬膜下隙導引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硬膜下隙導引器,用于將引流管直接插入硬膜下隙,所述硬膜下隙導引器具有弧形薄壁套管,以及貫穿所述弧形薄壁套管的弧形內(nèi)芯;其中,所述弧形內(nèi)芯的遠端具有水滴形引導頭,所述弧形薄壁套管的遠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發(fā)病率高,病程長,難治愈、易反復的常見病,嚴重的影響人體健康。西醫(yī)對本
- 一種胃鏡外鞘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胃鏡外鞘套,整體為弧形套管結構,弧形套管一端具有兩級環(huán)狀突起,靠近端部的一級環(huán)狀突起形成手持部,另一級環(huán)狀突起形成咬口部,常規(guī)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異物后根據(jù)異物位置選擇適宜長度外鞘套,再次進鏡
- 專利名稱:一種瑪咖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保健植物膠囊及其生產(chǎn)工藝,具體是一種以瑪咖為單一藥材原料制備的膠囊。背景技術:瑪咖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獨行菜屬(Lepidium) —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秘魯海拔3
- 專利名稱:一種中醫(yī)用診脈護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中醫(yī)中診脈護墊。背景技術:診脈是中醫(yī)診斷病情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目前中醫(yī)醫(yī)師在給患者診脈的時候,多將病人的手臂放到桌面上進行診斷,這樣患者手臂容易放
- 專利名稱:降血糖保健品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保健品,特別是涉及一種片劑-善堂片。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人類常見病之一,是一種綜合性的代謝紊亂,其病程綿長,而且由其引起的并發(fā)癥對機體的各個系統(tǒng)及細胞功能和活力造成損害
- 專利名稱:蘆薈潤腸通便丸的制備方法蘆薈潤腸通便丸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蘆薈潤腸通便丸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便秘,服用方便、療效迅速無副作用的蘆薈潤腸通便丸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特征
- 專利名稱:6-取代的六氫苯并[cd]吲哚類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合成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領域;它涉及六氫苯并[cd]吲哚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療需要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5-羥色胺作用的疾病。近幾年來,人們已經(jīng)知道,神經(jīng)遞質(zhì)5-羥色胺(
- 專利名稱:用于消化道疾病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用于消化道疾病的口服液,具體涉及四磨湯口服液制劑。背景技術:四磨湯是傳統(tǒng)的理氣、降逆之方,由枳殼、木香、烏藥、檳榔4味藥物組成。方中枳殼長于理氣、消脹、除痞
- 專利名稱:Aspeverin在制備治療急性痛風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化合物Aspeverin的新用途,尤其涉及Aspeverin在制備治療急性痛風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痛風(gouty),又稱痛風性關節(jié)炎(gouty
- 專利名稱:烏藥消炎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急慢性尿路感染(簡稱急慢性尿道炎)是常見的多發(fā)病之一,多發(fā)生在中、老年人。長期以來,在西醫(yī)和其他藥物不能根治急慢性尿道炎的情況下,申請人對急慢性尿道炎病癥進行探索研究,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fā)明了治療急慢
- 專利名稱:可調(diào)保護擋圈的安全掏耳勺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掏耳勺,尤其是一種具有安全性的可調(diào)保護擋圈安全掏耳 勺。背景技術:生活中,人們常用掏耳勺清除耳內(nèi)的污垢,掏耳勺小巧,攜帶方便,但是無法控制 伸出耳內(nèi)的長度,使人在掏耳的
- 專利名稱:治療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氣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粘膜炎性變化,粘液分泌增多,臨床上以長期咳嗽
- 專利名稱:皰疹止痛散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到中西醫(yī)臨床皮膚病治療領域。具體來說是治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犯神經(jīng),造成神經(jīng)損害引起疼痛的中藥。背景技術:目前,中西醫(yī)臨床常見的治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皰疹,多是用抗病毒藥物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中藥。背景技術::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有變態(tài)反應和非變態(tài)反應兩類。臨床上表現(xiàn)為大小不等的風團樣損害,驟然發(fā)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一般
- 專利名稱:一種穿山甲前列腺酒及泡制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用用穿山甲、川楝子、黃芪、龍膽草泡制成的前列腺酒。背景技術: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男性疾病越來越多,由于前列腺特異性和非特異感染等因素,前列腺疾病的人群也越來越多,出現(xiàn)惡寒
- 專利名稱:偏端霉素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其作為抗腫瘤和抗病毒劑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新的烷基化抗腫瘤和抗病毒劑,它們與已知的抗生素偏端霉素A相關 上述偏端霉素A屬于吡咯脒抗生素類。據(jù)報道,偏端霉素A能夠可逆性和選擇性地與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