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97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一级a女人自慰,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免费人成视频年轻人在线无毒不卡,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油壓機,油壓機廠家

全國產品銷售熱線

15588247377

產品分類

您的當前位置:行業(yè)新聞>>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制作方法

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制作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5-04-19

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包括:底座、支撐部、支架部、推舉部和推拉部。底座上固定安裝有調節(jié)支桿。支撐部鉸接于調節(jié)支桿,包括可相對轉動的上身支撐部和下肢支撐部。一對支架部對稱裝設于支撐部兩側,底端與底座鉸接,頂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桿。推舉部固定于連接桿上,包括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垂向導向架,垂向導向架上套設有垂向滑動的推舉桿,推舉桿上裝有負荷砝碼。推拉部包括一對對稱設置的推拉桿,推拉桿位于上身支撐部所在的一端且底端與底座鉸接,當支架部向上身支撐部所在端傾斜時與推拉桿接觸。該防治儀各部分結構相互配合使用,結構簡單緊湊,僅通過一部防治儀就可以同時對頸、肩、腰、背以及臀部進行鍛煉和保健治療。
【專利說明】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

【背景技術】
[0002]研宄發(fā)現(xiàn),人的頸、肩、腰、背部疼痛疾病發(fā)生主要是因為長時間坐位工作,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頭部的重心前傾,頸椎、腰椎會長時間固定姿勢,脊椎椎體之間的肌肉、韌帶長期承受持續(xù)的低負荷的維持姿勢的收縮力及牽引,天長日久就會出現(xiàn)慢性疲勞及損傷,隨之脊柱發(fā)生形態(tài)及力學改變,導致脊柱生理彎曲改變,脊椎關節(jié)及椎間盤的應力改變導致?lián)p傷而發(fā)生無菌性炎癥及退變。肌肉、韌帶損傷本身會出現(xiàn)頸肩腰背的酸脹、疼痛和乏力,如果刺激和壓迫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導致頭痛、頭暈、手麻,精神萎靡,頸、肩、腰、背疼痛、乏力。嚴重者會導致椎間盤突出及椎管狹窄,出現(xiàn)嚴重疼痛甚至癱瘓。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挑、抬、拋、擲等重體力勞動,用力不當時也容易損傷頸、肩、腰背軟組織。
[0003]正常情況下,脊柱具有一定的生理曲度。人體的頸椎支撐頭部的全部重量,腰椎支撐人體上部的重量。人體脊柱生理曲度(主要是指頸腰椎)的維持是依靠其周圍的肌肉韌帶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和功能。國內外的研宄表明,慢性疲勞損傷會導致肌肉韌帶的萎縮、退變、炎癥的病理改變,其結果就是表現(xiàn)多樣和不斷變化頸腰椎的疾病的表現(xiàn),只是輕重不同而已。新進的研宄還證明,適當?shù)膫€體化的功能鍛煉會改變這些病變,使肌肉、韌帶及筋膜恢復并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使早期頸腰椎因力學改變導致的生理曲度改變恢復并長期維持正常狀態(tài),預防頸腰椎疾病,以免導致嚴重后果。
[0004]現(xiàn)有的防治儀器或健身器械只能分別針對頸肩或者腰背進行治療和康復鍛煉,而不能通過一臺器械同時對頸肩和腰背部以及臀部進行保健治療和鍛煉。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僅通過一部器械就可以同時對頸、肩、腰、背部以及臀部進行鍛煉和保健治療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裝有一調節(jié)支桿;支撐部,所述支撐部鉸接于所述調節(jié)支桿上;所述支撐部包括可相對轉動的上身支撐部和下肢支撐部;兩個支架部,對稱裝設于所述支撐部的兩側,所述支架部的底端與所述底座鉸接且位于所述下肢支撐部所在的一端,兩個所述支架部的頂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桿;推舉部,所述推舉部固定裝設于所述支架部的連接桿上;所述推舉部包括與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的垂向導向架,所述垂向導向架上套設有推舉桿,所述推舉桿可相對于所述垂向導向架垂向滑動;推拉部,所述推拉部包括一對對稱設置于所述支撐部兩側的推拉桿,所述推拉桿位于所述上身支撐部所在的一端且底端與所述底座鉸接;當所述支架部向所述上身支撐部所在的一端傾斜時與所述推拉桿接觸。
[0007]優(yōu)選地,所述調節(jié)支桿的高度可調。
[0008]優(yōu)選地,所述下肢支撐部包括座椅、中心支桿和腳擋板;所述中心支桿沿所述支撐部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中心支桿一端裝設有所述座椅且連接于所述調節(jié)支桿,所述中心支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腳擋板;所述中心支桿上從所述座椅到腳擋板之間依次裝設有膝部支撐件、下腳勾件和上腳勾件。
[0009]優(yōu)選地,所述中心支桿包括可伸縮連接的第一中心支桿和第二中心支桿,所述第一中心支桿上裝設有所述座椅,所述第二中心支桿上裝設有所述腳擋板。
[0010]優(yōu)選地,所述下肢支撐部包括一鉸接盤,所述鉸接盤與所述上身支撐部鉸接,所述鉸接盤上設置有多個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所述上身支撐部設置有上身支撐部定位孔,所述上身支撐部定位孔與相應的所述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中穿設有定位銷;所述鉸接盤與所述調節(jié)支桿鉸接,所述鉸接盤上還設置有支撐部定位孔,所述調節(jié)支桿上設置多個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所述支撐部定位孔與相應的所述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中穿設有定位銷。
[0011]優(yōu)選地,每個所述支架部包括兩根彼此平行的平行桿,兩根所述平行桿的底端鉸接于所述底座且沿所述支撐部的長度方向排列,兩根所述平行桿的頂端之間鉸接有支撐桿;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分別位于所述支撐部兩側的兩根所述支撐桿之間;位于所述支撐部同側的兩根所述平行桿之間裝設有定位調節(jié)桿,所述平行桿上設置有平行桿定位孔,所述定位調節(jié)桿上設置有多個可與所述平行桿定位孔對應的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所述平行桿定位孔與相應的所述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中穿設有定位銷。
[0012]優(yōu)選地,位于所述支撐部同側的兩根所述平行桿之間還裝設有平行桿支撐桿和滑槽限位桿。
[0013]優(yōu)選地,所述推舉桿上設置有負載掛桿,所述負載掛桿上裝有負荷砝碼;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負載滑輪,所述負載滑輪上繞設有頸椎牽引繩;所述推拉桿與所述底座之間連接有彈性阻力件,所述推拉桿與所述底座連接的端部位于所述彈性阻力件和所述支架部與所述底座連接的端部之間。
[0014]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部內裝設有具有紅外線熱療、磁療和按摩功能的治療裝置。
[0015]優(yōu)選地,所述推拉桿上裝設有滾輪,當所述支架部向所述上身支撐部所在的一端傾斜時抵靠于所述滾輪上。
[0016]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個支撐部可平行于底座也可相對于底座傾斜,支撐部包括有可相對轉動的上身支撐部和下肢支撐部,可供使用者以仰臥、俯臥或者坐立等多種姿勢完成各種練習動作。支架部對稱設置于支撐部的左右兩側,在兩個支架部之間的連接桿上裝設推舉部,通過調整支架部相對于底座的傾斜角度可以調整推舉部的高度,以適應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推舉動作。還可以根據(jù)使用者做不同動作時所需的使用空間調整支架部相對于底座的傾斜角度。支架部與推拉部相配合,保證使用者左右手的推拉動作同步進行,還可為推拉動作提供一定的負載力。此外,連接桿上裝有有助于頸椎牽引的頸椎牽引繩等結構,推舉桿上裝有負荷砝碼,推拉桿與底座間設有彈性阻力件,支撐部內裝有紅外線熱療、磁療和按摩功能的治療裝置,更有助于提升鍛煉和治療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中支撐部、支架部、推舉部和推拉部相互配合使用,結構簡單緊湊,集多種防治功能于一身,使用者僅利用此一臺器械就可以有效地同時防治頸肩腰背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側視圖。
[0018]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立體圖。
[0019]圖3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底座和支撐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支架部和推舉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推拉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元件標號說明
[0023]I底座
[0024]11調節(jié)支桿
[0025]111上調節(jié)支桿
[0026]1111支桿高度調節(jié)孔
[0027]1112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
[0028]112下調節(jié)支桿
[0029]1121支桿高度定位孔
[0030]12腳輪
[0031]2支撐部
[0032]21上身支撐部
[0033]211上身支撐部定位孔
[0034]22下肢支撐部
[0035]221座椅
[0036]222腳擋板
[0037]223膝部支撐件
[0038]224下腳勾件
[0039]225上腳勾件
[0040]226中心支桿
[0041]2261第一中心支桿
[0042]2262中心支桿定位孔
[0043]2263第二中心支桿
[0044]2264中心支桿調節(jié)孔
[0045]227鉸接盤
[0046]2271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
[0047]3支架部
[0048]31連接桿
[0049]311負載滑輪
[0050]32平行桿
[0051]321平行桿定位孔
[0052]322限位銷
[0053]33支撐桿
[0054]34定位調節(jié)桿
[0055]341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
[0056]35平行桿支撐桿
[0057]36滑槽限位桿
[0058]361限位滑槽
[0059]4推舉部
[0060]41垂向導向架
[0061]411限位塊
[0062]412垂向導向桿
[0063]42推舉桿
[0064]421負載掛桿
[0065]5推拉部
[0066]51推拉桿
[0067]511滾輪
[0068]6手柄
[0069]7彈性阻力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70]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與功效。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jié)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0071]請參閱圖1至圖5。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圖示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想,遂圖式中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中有關的組件而非按照實際實施時的組件數(shù)目、形狀及尺寸繪制,其實際實施時各組件的型態(tài)、數(shù)量及比例可為一種隨意的改變,且其組件布局型態(tài)也可能更為復雜。
[0072]圖1至圖5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結構示意圖,該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主要包括:底座1、支撐部2、支架部3、推舉部4和推拉部5。為說明方便,結合附圖,本說明書中方向的定義如下,但對結構不起任何限定作用:使用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時使用者仰臥在支承部上,使用者頭部所在的方向定義為前,腳部所在的方向定義為后,使用者左手側為左,右手側為右。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直立放置于地面上,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定義為上,垂直于底面向下的方向定義為下。
[0073]請參閱圖3,顯不為底座I和支撐部2的結構不意圖,底座I用于支撐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整體重量。底座I的中間固定安裝有一調節(jié)支桿11。為方便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移動至任何位置,底座I下方裝設有腳輪12。為防止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在使用時發(fā)生移動,腳輪12上還裝設有剎車裝置。為方便使用者踩踏,在底座I與使用者坐立時腳部所在位置處可固定裝設腳踏板。于實施例中,腳輪12使用醫(yī)療用中控腳輪,既可根據(jù)需要對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進行移動,又可保證其使用時與地面間有足夠的接觸,使其穩(wěn)固安全。
[0074]由于使用者存在身高、臂長的差異,調節(jié)支桿11的高度可調,從而可調節(jié)支撐部2相對于底座I的高度位置。調節(jié)支桿11的高度調節(jié)裝置可以是壓力調節(jié)裝置、電動調節(jié)裝置,也可以是手動調節(jié)裝置。于實施例中,在手動進行調節(jié)支桿11的高度調整時,如圖所示,調節(jié)支桿11包括可伸縮連接的上調節(jié)支桿111和下調節(jié)支桿112。下調節(jié)支桿112套設于上調節(jié)支桿111的下端,下調節(jié)支桿112的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I。上調節(jié)支桿111的上端與支撐部2連接。下調節(jié)支桿112上設置有支桿高度定位孔1121,上調節(jié)支桿111的下端沿調節(jié)支桿11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支桿高度調節(jié)孔1111。使用時可根據(jù)使用者的高度或者臂長選擇與支桿高度定位孔1121相應的支桿高度調節(jié)孔1111,位置選定后在對準的支桿高度定位孔1121與支桿高度調節(jié)孔1111之間插入定位銷,將調節(jié)支桿11的高度固定。調節(jié)支桿11與底座I之間裝設有加強筋,增強調節(jié)支桿11的支撐力和穩(wěn)固性。
[0075]支撐部2用于支撐使用者。為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時能夠調節(jié)至最舒適及最適于防治鍛煉的姿勢,支撐部2鉸接于調節(jié)支桿11上。支撐部2包括可相對轉動的上身支撐部21和下肢支撐部22。上身支撐部21包括一靠背墊。下肢支撐部22包括座椅221、中心支桿226和腳擋板222。中心支桿226沿支撐部2的長度方向延伸,中心支桿226 —端裝設有座椅221且連接于調節(jié)支桿11,中心支桿226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于腳擋板222。中心支桿226上從座椅221到腳擋板222之間依次裝設有膝部支撐件223、下腳勾件224和上腳勾件225。
[0076]考慮到使用者身高、腿長存在差異,為適應不同的使用者,如圖3所示,中心支桿226包括可伸縮連接的第一中心支桿2261和第二中心支桿2263。第一中心支桿2261上裝設有座椅221,第二中心支桿2263的端部裝設有腳擋板222。于實施例中,第一中心支桿2261套設于第二中心支桿2263的端部,第一中心支桿2261上設置有中心支桿定位孔2262,第二中心支桿2263端部沿中心支桿226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中心支桿調節(jié)孔2264。使用時可根據(jù)使用者的高度或者腿長選擇與中心支桿定位孔2262相應的中心支桿調節(jié)孔2264,位置選定后在對準的中心支桿定位孔2262與中心支桿調節(jié)孔2264之間插入定位銷,將下肢支撐部22的長度固定。
[0077]于實施例中,靠背墊和座椅221均為軟墊。軟墊內芯由兩層泡沫塑料制成,上層為中密度的聚氯基甲酸酯泡沫塑料,下層為高密度聚氯基甲酸酯無毒泡沫塑料,上層的中密度泡沫塑料柔軟舒適,下層的高密度泡沫塑料支持性強。為進一步起到康復保健作用,支撐部2內可設置有多種輔助提升治療效果的裝置,如在靠背墊和座椅221內裝設具有紅外線熱療、磁療或按摩等功能的治療裝置。膝部支撐件223靠近座椅221處,設置于中心支桿226的上方;下腳勾件224設置于中心支桿226的下方;上腳勾件225位于中心支桿226的端部上方,緊鄰腳擋板222。
[0078]為方便調整上身支撐部21與下肢支撐部22之間的角度,以及整個支撐部2相對于底座I的傾斜角度,下肢支撐部22包括有一鉸接盤227,鉸接盤227與上身支撐部21鉸接,因而上身支撐部21可相對于下肢支撐部22轉動。鉸接盤227上設置有多個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2271,這些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2271在以鉸接盤227與上身支撐部21之間的鉸接點為圓心的圓周上間隔排列。上身支撐部21上設置有一個上身支撐部定位孔211,上身支撐部定位孔211與不同位置處的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2271相對時,上身支撐部21即可相對于下肢支撐部22轉動不同的角度。根據(jù)需要將上身支撐部定位孔211對準相應的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2271,在上身支撐部定位孔211與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2271中插放定位銷,將上身支撐部21相對于下肢支撐部22轉動的角度位置固定。
[0079]鉸接盤227上還設置有支撐部定位孔(未在圖中顯示),調節(jié)支桿11上設置多個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1112,這些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1112在以鉸接盤227與調節(jié)支桿11之間的鉸接點為圓心的圓周上間隔排列。當上身支撐部21與鉸接盤227固定后,上身支撐部21與下肢支撐部22的位置關系已確定。此時將支撐部定位孔與不同的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1112對準,則可調整整個支撐部2相對于調節(jié)支桿11或底座I的傾斜角度。根據(jù)使用時所需的傾斜角度確定支撐部定位孔與相應的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1112后,在支撐部定位孔與相應的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1112中插放定位銷以定位。
[0080]請參閱圖4,顯示為支架部3和推舉部4的結構示意圖。一對支架部3對稱裝設于支撐部2的左右兩側。支架部3的底端與底座I鉸接且位于下肢支撐部22所在的一端。左右兩個支架部3的頂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桿31,連接桿31可以保證左右兩側的支架部3同步運動。推舉部4固定裝設于支架部3的連接桿31上。推舉部4包括與連接桿31固定連接的垂向導向架41,垂向導向架41上套設有推舉桿42,推舉桿42可相對于垂向導向架41垂向滑動。推拉部5包括一對對稱設置于支撐部2兩側的推拉桿51,推拉桿51位于上身支撐部21所在的一端且底端與底座I鉸接;當支架部3向上身支撐部21所在的一端傾斜時與推拉桿51接觸。
[0081]為使支架部3更為穩(wěn)固,能有效地支撐推舉部4,方便地調節(jié)支架部3與底座I間的角度位置,每個支架部3包括兩根彼此平行的平行桿32,兩根平行桿32的底端鉸接于底座I且沿支撐部2的長度方向排列,兩根平行桿32的頂端之間鉸接有支撐桿33。連接桿31固定連接于分別位于支撐部2兩側的兩根支撐桿33之間。
[0082]兩根平行桿32、支撐桿33、底座I上與兩個平行桿32的鉸接點之間的部分構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因此支撐桿33可始終與底座I保持平行。由于支架部3在繞著與底座I間的鉸接點轉動時,位于支撐部2同側的兩根平行桿32間的距離會相應地發(fā)生改變。支架部3相對于底座I的傾斜角度越小,兩根平行桿32之間的距離就越小,將兩根平行桿32間的距離固定就可以固定支架部3相對于底座I的轉動角度。因此,在兩根平行桿32之間裝設有定位調節(jié)桿34,定位調節(jié)桿34的一端與一根平行桿32鉸接,另一根平行桿32上設置有平行桿定位孔321,定位調節(jié)桿34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多個可與平行桿定位孔321對應的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341。根據(jù)需要調整好支架部3相對于底座I的角度位置后,將平行桿定位孔321與相應的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341對準,在平行桿定位孔321與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341中插放定位銷定位。
[0083]位于支撐部2同側的兩根平行桿32之間還裝設有平行桿支撐桿35和滑槽限位桿36。平行桿支撐桿35的兩端分別同一支架部3的兩根平行桿32鉸接,用于保證平行桿32轉動中的穩(wěn)定性以及兩根平行桿32的平行度,令兩根平行桿32同步運動?;巯尬粭U36一端設有鉸接孔,另一端設有限位滑槽361,用于限定支架部3的傾斜角度。同一支架部3的一根平行桿32上設有與滑槽限位桿36上的鉸接孔相應的鉸接孔,滑槽限位桿36和平行桿32上兩個相應的鉸接孔中插放有鉸接軸;另一根平行桿32上固定有一根限位銷322。當平行桿32轉動時,限位銷322在限位滑槽361中滑動。限位滑槽361的長度根據(jù)所需支架部3的轉動角度范圍計算確定。于實施例中,當限位銷322位于限位滑槽361的一端時,支架部3處于直立位置;當限位銷322位于限位滑槽361的另一端時,支架部3相對于底座I的傾斜角度(即支架部3與底座I間所呈的銳角)達到最小。將定位調節(jié)桿34與滑槽限位桿36相互配合使用,用以調節(jié)支架部3與底座I間的傾斜角度和穩(wěn)定性。
[0084]推舉部4固定裝設于支架部3的連接桿31上,包括與連接桿31固定連接的垂向導向架41,垂向導向架41上套設有推舉桿42,推舉桿42可相對于垂向導向架41垂向滑動。連接桿31可以保證左右兩側兩個支架部3的運動同步,由于兩個支撐桿33始終與底座I平行,連接桿31也與底座I平行。垂向導向架41垂直于連接桿31,因而也始終保持與底座I垂直。為防止推舉動作時推舉桿42相對垂向導向架41發(fā)生轉動,垂向導向架41設有兩根平行的垂向導向桿412,推舉桿42套設在這兩根垂向導向桿412上。推舉桿42的兩端設有手柄6。垂向導向架41的頂端和底端均設置有限位塊411,設定了推舉桿42的移動范圍,防止使用者用力過大時導致推舉桿42與垂向導向架41脫離。為增加治療效果,使用者在利用推舉部4完成推舉動作時需要加設一定的負載力,因此在推舉桿42上設置有負載掛桿421。連接桿31上設置有負載滑輪311,負載滑輪311上裝設有頸椎牽引繩等結構來用于實現(xiàn)頸椎牽引(未在圖中顯示)。
[0085]請參閱圖5,顯示為推拉部5的結構示意圖,推拉部5包括一對對稱設置于支撐部2兩側的推拉桿51。推拉桿51位于上身支撐部21所在的一端且底端與底座I鉸接。兩個推拉桿51上相對設置有一對手柄6。如圖1、圖2和圖5所示,當支架部3向上身支撐部21所在的一端傾斜時與推拉桿51接觸,既可保證兩個推拉桿51的運動同步,還為使用者做推拉動作時增加了一定的運動載荷。為減小摩擦和沖擊,推拉桿51與支架部3接觸的部分裝設有滾輪511,當支架部3向上身支撐部21所在的一端傾斜時抵靠于滾輪511上。為進一步起到鍛煉防治功能,推拉桿51與底座I之間以及兩個平行桿32之間都連接有用于增加負載力的彈性阻力件7。彈性阻力件7可以是阻尼帶、拉壓彈簧等。推拉桿51與底座I連接的端部位于彈性阻力件7和支架部3與底座I連接的端部之間。平行桿32上設有負載孔,彈性阻力件7連接于兩個平行桿32相應的負載孔之間。
[008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通過支撐部2、支架部3、推舉部4和推拉部5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預防治療頸肩腰背痛,以下將介紹該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0087]使用者進行推舉練習以預防和治療肩、頸、背痛。一種是仰臥推舉,可鍛煉三頭肌和胸肌。上身支撐部21與下肢支撐部22在一條直線上,整個支撐部2與底座I平行,推舉部4位于上身支撐部21的上方。使用者仰臥在支承部上,膝部在膝部支撐件223處彎曲,小腿自然下垂,雙手握住推舉桿42兩端的手柄6,推動推舉桿42沿垂向導向架41上下滑動。于實施例中,根據(jù)使用者仰臥后手臂向上的伸舉高度,利用定位調節(jié)桿34調整支架部3相對于的底座I的傾斜角度,從而可以調整推舉部4相對于底座I (或支撐部2)的高度。由于使用者是仰臥姿勢,推舉部4相對于底座I的高度不用很高,因此支架部3相對于底座I的傾斜角度較小。根據(jù)練習需要在負載掛桿421上加設相應重量的負載。
[0088]另一種練習肩、頸部肌肉,防治肩頸痛的推舉練習方法是坐上推舉。根據(jù)使用者的高度通過調節(jié)支桿11調整支撐部2相對于底座I的高度,令使用者保持舒適正確的坐姿。下肢支撐部22與底座I保持平行,轉動上身支撐部21,將上身支撐部21調節(jié)至與下肢支撐部22垂直。使用者坐在座椅221上,背靠上身支撐部21的靠背墊,雙手握住推舉桿42兩端的手柄6,推動推舉桿42沿垂向導向架41上下滑動。于實施例中,調整上身支撐部21的角度時,使上身支撐部定位孔211對準鉸接盤227上能夠令上身支撐部21向上直立且垂直于下肢支承部的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2271,插上定位銷。根據(jù)使用者坐直后手臂向上的伸舉高度,利用定位調節(jié)桿34調整支架部3相對于的底座I的傾斜角度,從而可以調整推舉部4相對于底座I的高度。由于使用者是坐立的姿勢,推舉部4相對于底座I的高度較高,因此支架部3相對于底座I的傾斜角度較大。
[0089]使用者進行推拉(劃船)練習,鍛煉肩、背肌肉以預防和治療肩、背痛。上身支撐部21和下肢支撐部22的位置與進行上述坐上推舉動作時的位置相同,使用者仍采用直立坐姿,但是胸部緊貼靠背墊。使用者雙手握住推拉桿51的手柄6,前后推拉推拉桿51,支架部3直接倚靠于推拉部5隨推拉桿51 —起轉動。于實施例中,推拉桿51與底座I之間的彈性阻力件7在推拉過程中產生可調節(jié)負載力,協(xié)助使用者增強功能鍛煉效果。推拉動作進行過程中,不用調節(jié)定位調節(jié)桿34,支架部3隨著推拉桿51 —起繞底座I上的鉸接點轉動,支架部3自身的重力會轉化成作用于推拉部5的負載力,而且轉動過程中兩根平行桿32間的距離也會發(fā)生改變,平行桿32之間裝設有彈性阻力件7,彈性阻力件7也會由于平行桿32間的距離變化而產生負載力??筛鶕?jù)需要在兩根平行桿32間加設多個彈性阻力件7。為避免手柄6阻擋使用者完成其他功能鍛煉動作,推拉桿51上的手柄6可向推拉桿51的桿壁方向折疊收回(未在圖中顯示)。
[0090]連接桿31上的負載滑輪311上繞設有頸椎牽引繩,于實施例中,頸椎牽引繩的一端裝設有頸椎牽引帶。使用時,支撐部2與底座I保持平行,支架部3與底座I垂直,使用者采用直立坐姿坐在支撐部2上,下頒與頭枕部擱置在頸椎牽引帶上,從頸椎牽引繩的另一端牽拉頸椎牽引繩,通過調整頸椎牽引帶相對于底座I的高度,實現(xiàn)頸椎牽引的目的。可以在頸椎牽引繩的另一端設置調整頸椎牽引繩長度的牽引繩牽拉機構,該牽引繩牽拉機構可裝設在支撐部2上。
[0091]使用者進行仰臥起坐練習,鍛煉腰、腹、臀部肌肉以預防和治療腰、背痛。令支架部3位于垂直于底座I的位置,為使用者提供仰臥起坐動作所需的空間。整個支撐部2相對于調節(jié)支桿11或底座I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上身支撐部21降低位于所需適當高度,下肢支撐部22抬高位于所需適當高度。使用者仰臥在支撐部2上,腿部高于頭部,膝部在膝部支撐件223處彎曲,雙腳放在下腳勾件224的下方。做仰臥起坐練習時,使用者雙手疊放于胸部,膝部支撐件223和下腳勾件224協(xié)助使用者保持下肢不動。于實施例中,通過調整定位調節(jié)桿34令支架部3垂直于底座I,最靠近定位調節(jié)桿34端部的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341與平行桿32上的平行桿定位孔321相對,平行桿32上的限位銷322位于滑槽限位桿36的限位滑槽361的一端。上身支撐部21與下肢支撐部22在一條直線上,調整鉸接盤227上的支撐部定位孔對準調節(jié)支桿11主體上相應的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1112,令整個支撐部2達到傾斜角度。
[0092]使用者進行俯臥背伸功能鍛煉,可以鍛煉頸、背、腰、臀部肌肉及韌帶,有利于頸椎和腰椎的穩(wěn)定性,延緩、減輕頸椎、脊柱的退變,以預防和治療頸、腰、背痛。支架部3仍保持與底座I垂直。下肢支撐部22相對于調節(jié)支桿11或底座I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腳擋板222降低至所需適當高度。上身支撐部21向下翻折。使用者俯臥在支撐部2,胸部貼靠在靠背墊上,雙腳從上腳勾件225下方踏放在腳擋板222處,臀部位置高于頭部和下肢。使用者雙上肢放于胸前,上身從下向上后伸挺起,雙腳在腳擋板222和上腳勾件225的作用下保持不動。于實施例中,調整支撐部定位孔對準相應的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1112,令下肢支撐部22相對于調節(jié)支桿11或底座I向下傾斜。轉動上身支撐部21,使上身支撐部定位孔211對準鉸接盤227上能夠令上身支撐部21向下翻折的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2271,插上定位銷。根據(jù)使用者的身高或腿長調節(jié)下肢支撐部22的長度。同樣位置可以做身體側位屈伸鍛煉,以鍛煉腰腹及臀部側方肌肉韌帶。頸椎牽引可以治療頭痛、頸肩疼痛及手麻等。
[009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主要包括底座、支撐部、支架部、推舉部和推拉部。整個支撐部可平行于底座也可相對于底座傾斜,支撐部包括有可相對轉動的上身支撐部和下肢支撐部,可供使用者以仰臥、俯臥或者坐立的姿勢完成各種功能鍛煉動作。支架部對稱設置于支撐部的左右兩側,在兩個支架部之間的連接桿上裝設推舉部,通過調整支架部相對于底座的傾斜角度可以調整推舉部相對于底座或者使用者的高度,以適應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推舉動作。還可以根據(jù)使用者做不同動作時所需的使用空間調整支架部相對于底座的傾斜角度。支架部與推拉部相配合,保證使用者左右手的推拉動作同步進行,還可為推拉動作提供一定的負載力。此外,支架部采用平行桿的形式,同側兩根平行桿間設置的定位調節(jié)桿、平行桿支撐桿和滑槽限位桿相互配合,可以保證支架部的穩(wěn)固性和支架部相對于底座的傾斜角度。下肢支撐部的長度、調節(jié)支桿的高度都可根據(jù)使用者的身體條件和動作需要進行調整,有助于使用者處于最佳的功能鍛煉姿勢。推舉桿上設有負荷砝碼,推拉部與底座之間和平行桿之間的彈性阻力件,支撐部內設有紅外線熱療、磁療、按摩等治療裝置,在連接桿上裝設有有助于頸椎牽引的頸椎牽引繩并設置與之連接的牽引繩牽拉機構等,有助于使用者達到更好的功能鍛煉效果。本實用新型中,支撐部、支架部、推舉部和推拉部相互配合配合使用,使該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結構簡單緊湊,集功能鍛煉、紅外線熱療、磁療、按摩及頸椎牽引等多種防治功能于一身,使用者僅利用這一臺器械就可以有效地同時防治頸肩腰背痛。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yè)利用價值。
[0094]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裝有一調節(jié)支桿; 支撐部,所述支撐部鉸接于所述調節(jié)支桿上;所述支撐部包括可相對轉動的上身支撐部和下肢支撐部; 兩個支架部,對稱裝設于所述支撐部的兩側,所述支架部的底端與所述底座鉸接且位于所述下肢支撐部所在的一端,兩個所述支架部的頂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桿; 推舉部,所述推舉部固定裝設于所述支架部的連接桿上;所述推舉部包括與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的垂向導向架,所述垂向導向架上套設有推舉桿,所述推舉桿可相對于所述垂向導向架垂向滑動; 推拉部,所述推拉部包括一對對稱設置于所述支撐部兩側的推拉桿,所述推拉桿位于所述上身支撐部所在的一端且底端與所述底座鉸接;當所述支架部向所述上身支撐部所在的一端傾斜時與所述推拉桿接觸。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支桿的高度可調。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支撐部包括座椅、中心支桿和腳擋板;所述中心支桿沿所述支撐部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中心支桿一端裝設有所述座椅且連接于所述調節(jié)支桿,所述中心支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腳擋板;所述中心支桿上從所述座椅到腳擋板之間依次裝設有膝部支撐件、下腳勾件和上腳勾件。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桿包括可伸縮連接的第一中心支桿和第二中心支桿,所述第一中心支桿上裝設有所述座椅,所述第二中心支桿上裝設有所述腳擋板。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支撐部包括一鉸接盤,所述鉸接盤與所述上身支撐部鉸接,所述鉸接盤上設置有多個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所述上身支撐部設置有上身支撐部定位孔,所述上身支撐部定位孔與相應的所述上身支撐部調節(jié)孔中穿設有定位銷;所述鉸接盤與所述調節(jié)支桿鉸接,所述鉸接盤上還設置有支撐部定位孔,所述調節(jié)支桿上設置多個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所述支撐部定位孔與相應的所述調節(jié)支桿調節(jié)孔中穿設有定位銷。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支架部包括兩根彼此平行的平行桿,兩根所述平行桿的底端鉸接于所述底座且沿所述支撐部的長度方向排列,兩根所述平行桿的頂端之間鉸接有支撐桿;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分別位于所述支撐部兩側的兩根所述支撐桿之間;位于所述支撐部同側的兩根所述平行桿之間裝設有定位調節(jié)桿,所述平行桿上設置有平行桿定位孔,所述定位調節(jié)桿上設置有多個可與所述平行桿定位孔對應的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所述平行桿定位孔與相應的所述調節(jié)桿調節(jié)孔中穿設有定位銷。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撐部同側的兩根所述平行桿之間還裝設有平行桿支撐桿和滑槽限位桿。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舉桿上設置有負載掛桿,所述負載掛桿上裝有負荷砝碼;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負載滑輪,所述負載滑輪上繞設有頸椎牽引繩;所述推拉桿與所述底座之間連接有彈性阻力件,所述推拉桿與所述底座連接的端部位于所述彈性阻力件和所述支架部與所述底座連接的端部之間。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內裝設有具有紅外線熱療、磁療和按摩功能的治療裝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頸肩腰背痛防治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桿上裝設有滾輪,當所述支架部向所述上身支撐部所在的一端傾斜時抵靠于所述滾輪上。
【文檔編號】A61F5/045GK204246289SQ201420660382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董章利 申請人:董章利

  • 專利名稱:高強度負壓脈動呼吸疾病治療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高強度負壓脈動呼吸疾病治療儀。 背景技術:根據(jù)人體呼吸生理可知肺通氣為外界空氣與肺泡之間的氣體交換。氣體進出肺取決于推動氣體流動的動力和阻止氣體流動
  • 專利名稱:患者接口設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患者接口設備。更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說明了患者頭骨相對于頸椎椎骨的適當對準,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頸椎間盤的集中減壓。背景技術:理療師利用脊柱減壓治療來治療各種脊柱疾病,包括椎間盤突
  • 專利名稱:紫外光子消毒滅菌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毒滅菌產品,尤其是利用紫外光子進行消毒滅菌的儀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快速、高效、便捷殺滅各種病毒和細菌,安全可靠,無副作用。整流電路D9~D12、濾波電路C6~C9、
  •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畜禽呼吸道疾病日益流行和加劇,已經(jīng)嚴重威脅著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而近年來流行面積和爆
  • 一種柔性無線生物電電極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柔性無線生物電電極系統(tǒng),包括柔性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電極包括導電層、柔性層、粘性層及導電件,所述粘性層設置于導電層與柔性層之間,所述導電件穿過柔性層及粘性層而與導電層電
  • 一種帶過濾和防滑功能的麻醉面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過濾和防滑功能的麻醉面罩,它包括面罩本體,所述的面罩本體的下方包裹有環(huán)行氣囊,所述的環(huán)行氣囊的端部設置有充氣閥,所述的充氣閥內的底部設置有過濾網(wǎng)A,所述的面罩本體的上側
  • 專利名稱:一種可調式抓背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抓背器,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抓背器。背景技術:現(xiàn)有技術的抓背器功能単一,僅僅能夠供人抓撓,不需要使用時隨意放置比較占用空間。而且普通的抓背器的抓撓面積小,如果有大面積瘙癢的情況抓
  • 一種具有加壓功能的采血輸血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加壓功能的采血輸血袋。本實用新型所述袋體頂部依次設置輸血器管路、消毒棉棒和采血管路,所述輸血器管路和采血管路與袋內相通,所述袋體底部安裝可折疊掛鉤與掛環(huán);袋體一側固定
  • 專利名稱:應用膜分離技術對板藍根提取液精制的工藝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板藍根制劑藥材提取液的分離濃縮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應 用膜分離技術對板藍根提取液精制的工藝方法。背景技術:中藥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
  • 專利名稱:一種肢體康復熏洗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肢體康復熏洗器,具體地說是一種使用方便、安全的肢體康復熏洗器。背景技術:隨著社會的急速發(fā)展,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戶外作業(yè)頻率增多,生活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加上安全意識薄弱,受傷的機
  • 一種治療邪阻胃腸型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邪阻胃腸型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中,藥物包括以下原料藥材:大黃、甘草、茯苓、人參、青木香、天仙藤、蘆薈、鳳尾草、三顆針、商陸、半夏、竹茹、瓦楞子
  • 專利名稱:趨骨性雌激素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趨骨性雌激素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背景技術: 骨質疏松不僅是危害老年人尤其是絕經(jīng)后婦女健康及影響其生活質量的醫(yī)學問題,而且已成為當今老齡社會的嚴重社會問題,
  • 方便翻身的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便翻身的護理床,包括床體和床架,其特征是:所述床體包括對稱設置的兩部分,每部分由橫梁與多個與所述橫梁垂直固定的支梁構成,所述支梁之間有間隙,一部分的支梁插入到另一部分的支梁之間的間隙
  • 專利名稱: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fā)熱、嘔吐、腹
  • 專利名稱:霧化加熱的足部桑拿浴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專為治療或保健目的的洗浴裝置,特別是涉及用于人體局部的霧化加熱的足部桑拿浴裝置。背景技術:現(xiàn)有技術足部桑拿裝置一般是采用遠紅外線加熱和水蒸汽這兩種方式。所述的遠紅外線加熱的
  • 安全輸液針頭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安全輸液針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輸液針頭罩包括:針頭罩、導管卡口、針頭罩缺口、針頭、針頭殼構成,針頭罩上設有導管卡口和針頭罩缺口,針頭和針頭殼連接在一起,針頭罩能夠套在針頭的外部且不會松動,在輸
  • 下肢肌肉萎縮護理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神經(jīng)外科護理設備,特別涉及一種下肢肌肉萎縮護理裝置,其技術方案是:箱體的底部固定電機,箱體的中間部位連接轉動軸,偏心輪固定在轉動軸上,所述的轉動軸上設有傳動齒輪,電機通過鏈條連接轉動
  • 專利名稱:一種2,4-嘧啶二胺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藥物化學合成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2,4-嘧啶二胺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背景技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以關節(jié)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炎癥性疾病,屬
  • 專利名稱:麝珠明目滴眼液及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的麝珠明目滴眼液屬于醫(yī)藥領域,主要用于治療老年性初、中期白內障,開角型青光眼?,F(xiàn)在用于治療白內障的中藥配方多以補益肝腎、益精明目或益氣扶脾為主。用于治療青光眼的中藥配方則以平肝瀉火
  • 專利名稱:一種含卡托普利活性成分的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藥物緩釋制劑的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含卡托普利活性成 分的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高血壓病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
  • 專利名稱:一種護膝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保健器具,特別是護膝帶。二、背景技術人體膝部是容易受到風濕侵襲的部位,膝關節(jié)容易患關節(jié)炎,在公知技術中的護膝帶具有護帶和扣帶,這種結構的不足之處是僅有對膝部預防風濕侵襲的作用,對
石狮市| 武汉市| 宿松县| 怀柔区| 罗甸县| 永善县| 宁夏| 连城县| 尚义县| 蒙自县| 华容县| 晋宁县| 安宁市| 旬邑县| 伊宁市| 扶风县| 青浦区| 珠海市|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