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藤黃酸作為熱休克蛋白90抑制劑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4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在治療心肌疾病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降壓洗頭卻痛水的制作方法
- 一種防血栓壓力褲的制作方法
- 培養(yǎng)基體、應用該培養(yǎng)基體的移植體及移植體的制備方法
- 青霉素類緩釋體內(nèi)植入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輸尿管導管連接裝置制造方法
- 口腔修復用生物型貴金屬烤瓷合金的制作方法
- 肺炎呼吸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 用于體內(nèi)治療應用的包含(-)-香芹酮、香葉醇和進一步的精油成分的組合病毒性抑制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獨立電源車載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防刺傷輸液針頭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腳汗癥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電場式負氧離子人體陰陽平衡理療儀的制作方法
- 環(huán)肽的制作方法
- 一種作用于人體的恒溫容器的制造方法
- 治療雞慢性呼吸道病中草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生物效應輻射線醫(yī)療部件制造法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花斑癬的油劑藥物的制作方法
- 呼吸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小兒外感發(fā)熱多屬于現(xiàn)代醫(yī)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疇,是兒科的一類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率占兒科疾病的首位。以往大多應用解熱鎮(zhèn)痛類西藥及抗生素治療,盡管療效確切,但由于濫用抗生素所產(chǎn)生的諸如病原體耐藥性、藥物毒副反應等嚴重問題,使其應用受到限制,療效受到影響。例如青霉素類可產(chǎn)生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反應,鏈霉素類可造成患兒永久性耳聾,磺胺類對造血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解熱鎮(zhèn)痛藥也存在胃腸道反應、肝臟毒性及抑制造血機能等毒副作用。因而對于外感發(fā)熱之患兒在選擇有效藥物時往往無法保證其安全性。而且上呼吸感染絕大多數(shù)為病毒感染所致,西藥中尚缺乏有效的對因治療藥物。因此,研制療效好、副作用小的中藥制劑,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和應用價值。小兒外感發(fā)熱大多起病急、變化快,而傳統(tǒng)中藥湯劑難以迅速及時地服藥,往往嚴重影響了療效的發(fā)揮。近年雖有一些清熱類中藥新劑型問世,但種類不多,療效不十分理想,難以推廣應用。尤其在兒科臨床中遠不能滿足如此高發(fā)病率的治療需求,因而仍屬尚待開發(fā)領域。黃芩性味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jīng),功善清上焦肺熱,又能瀉火解毒,清熱燥濕,主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喘、濕熱瀉痢、黃疽、熱淋、癰腫療瘡等癥。大黃性味苦寒,入胃、大腸、肝經(jīng)。功能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主治時行熱疫,熱積便秘,譫語發(fā)狂、痢疾初起,黃疸、吐衄,癰瘍腫毒等癥。金銀花性味甘寒,入肺,胃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主治外感風熱,或熱入氣分及營血,發(fā)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瘡癰等癥。梔子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經(jīng)。功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主治熱病煩躁,目赤咽痛,痢疾,黃疸,尿赤淋痛,熱毒瘡瘍等癥。由于黃芩、金銀花、大黃、梔子四藥具有較廣泛的抗感染藥理活性,加之配伍用藥可產(chǎn)生的協(xié)同作用。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第一個目的在于公開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本發(fā)明第二個目的在于公開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第三個目的在于公開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藥新用途。本發(fā)明第一個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黃苳200-320重量份金銀花200-320重量份大黃200-320重量份梔子100-220重量份。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黃苳240-300重量份金銀花240-300重量份大黃240-300重量份梔子120-180重量份。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黃苳285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大黃285重量份梔子150重量份。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黃苳300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大黃260重量份梔子170重量份。本發(fā)明所述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最優(yōu)選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黃苳285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大黃260重量份梔子170重量份。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步驟l: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6-18倍量(重量比)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按常規(guī)的制劑工藝制成藥劑學可接受的任意常規(guī)劑型,包括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凝膠劑、緩釋劑、口服液。上述步驟1中優(yōu)選的方法為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苓,水煎2.5小時;上述步驟2中優(yōu)選的方法為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上述步驟4中優(yōu)選的方法為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為使上述劑型能夠?qū)崿F(xiàn),需在制備這些劑型時加入藥學可接受的輔料,例如填充劑、崩解劑、潤滑劑、助懸劑、粘合劑、甜味劑、矯味劑、防腐劑、基質(zhì)等。填充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殼素、微晶纖維素、蔗糖等;崩解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垸酮、低取代羥丙纖維素、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鎂、十二烷基硫酸鈉、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懸劑包括聚乙烯吡咯垸酮、微晶纖維素、蔗糖、瓊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粘合劑包括,淀粉漿、聚乙烯吡咯烷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甜味劑包括糖精鈉、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矯味劑包括甜味劑及各種香精;防腐劑包括尼泊金類、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及其鹽類、苯扎溴銨、醋酸氯乙定、桉葉油等;基質(zhì)包括PEG6000,PEG4000,蟲蠟等。為使上述劑型能夠?qū)崿F(xiàn)中藥藥劑學,需在制備這些劑型時加入藥學可接受的其它輔料(范碧亭《中藥藥劑學》,上??茖W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中各劑型記載的輔料)。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口服液的制備方法為(所述重量份/體積份對應于g/ml):步驟1: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6-18倍量(重量比)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O.5-3小時,濾過,得濾液A;6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加入煉蜜80-150重量份,蔗糖100-200重量份,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以氫氧化鈉調(diào)pH值至5.07.0,調(diào)整總量至1000體積份,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本發(fā)明口服液對小兒外感發(fā)熱衛(wèi)氣俱熱證具有良好的療效,總有效率達到91.3%。該口服液具備顯著的退熱效果,并且退熱效果穩(wěn)定。由于組合物均為寒涼藥物,容易導致腹瀉,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配比,既實現(xiàn)了顯著的退熱效果,同時也避免了腹瀉的發(fā)生。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中,采用水煎煮,控制含醇量,能夠顯著地提高了主要成分的含量,提高抗菌退熱效果,并且對減輕腹瀉具有一定效果。本發(fā)明口服液的制備方法中,用氫氧化鈉調(diào)pH值至5.07.0可以保證口服液中黃芩甙的含量穩(wěn)定。下述實驗例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解釋,但不構(gòu)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下述實驗例中所述黃梔花口服液為實施例1方法所制備的產(chǎn)品。實驗例1臨床實驗一般資料共觀察402例。其中,治療組302例,對照組100例;門診患兒302例,住院患兒100例。一、性別在402例患兒中,男性215例,女性187例。兩組患兒性別構(gòu)成比較,見表l。表1兩組性別構(gòu)成比較表組別例數(shù)男女男女治療組3021581441.10:1對照組10057431.33:1乂2檢驗兩組性別構(gòu)成比較,X2=0.655,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7二、年齡在2114歲之間,兩組年齡分布比較,見表2。表2兩組年齡(歲)分布比較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X2檢驗兩組年齡分布比較,X2=5.226,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三、病程在1小時48小時之間。兩組病程比較,見表3。表3兩組病程(小時)比較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X2檢驗:兩組病程比較,X2=5.146,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四、病情兩組病情比較,見表4。表4兩組病情比較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X2檢驗兩組病情比較,X2=0.207,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五、體溫兩組患兒治療前體溫均值比較,見表5。表5兩組體溫均值比較(°C)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U檢驗兩組療前體溫均值比較,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六、證候分析治療前兩組患兒證候分析比較,見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試驗方法根據(jù)《中藥新藥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結(jié)合黃梔花口服液功效主治,制定該藥II期臨床試驗方法如下。一、診斷辨證標準1.中醫(yī)診斷標準小兒外感發(fā)熱(衛(wèi)氣倶熱證)(1)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噴嚏、咽部腫痛。(2)四時均有,多見于冬春,常因氣候驟變而發(fā)病。(3)兼有咳嗽、心煩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黃量少、舌紅、苔黃、脈洪數(shù)。具備上述(1)、(2)項,即可確診為感冒,同時具有(3)項中2條以上者,則可診為衛(wèi)氣俱熱證。2.西醫(yī)診斷標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據(jù)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咽部紅腫等癥狀做出診斷,按其病情輕重分為三型。輕型發(fā)熱T37.2。C37.9-C,稍惡寒、輕微鼻塞、偶有流涕、噴嚏、輕咳、咽紅、口稍渴、大便干燥,12天一次,舌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中型發(fā)熱T38"C38.9'C惡寒、鼻塞流涕、間斷咳嗽、口渴、喜飲、小便黃、大便干燥3天一次,咽部紅腫,扁桃體iir腫大,稍疼痛,舌紅苔黃,脈浮腫數(shù)。重型發(fā)熱T39'C以上。惡寒需加衣被、鼻塞流涕、晝夜頻咳、口渴喜冷飲、心煩躁擾、小便黃量少、大便干硬如球狀,34天一次,咽充血,咽腔、軟腭紅腫或見皰疹,潰瘍,扁桃體nnr腫大,疼痛,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二、試驗病例標準1.納入病例標準符合病本診斷及中醫(yī)辨證標準,年齡在2.5歲以上,病程在2天以內(nèi),可納入試驗病例。2.排除病例標準(l)重度營養(yǎng)不良或伴有其它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嚴重全身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對本藥過敏者。10(2)化膿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等病患者。三、分組方法采用隨機分組的治療,分為治療組(黃梔花口服液組)和對照組(清熱解毒口服液組)。四、給藥方法與療程1.給藥方法治療組口服黃梔花口服液。服法23歲一次5ml—日3次46歲一次lOml—日3次710歲一次15ml—日3次ll歲以上一次20ml—日3次對照組口服清熱解毒口服液。服法同治療組。2.療程72小時。五、觀察項目與證候評分標準1.發(fā)熱正常T〈37.2X:(腋溫)0分中度T38。C38.93分2.鼻塞流涕正常無鼻塞流涕0分中度鼻塞晝輕夜重、間斷流涕重度持續(xù)鼻塞、經(jīng)常流涕3.咳嗽正常無咳嗽0分輕度白晝偶咳、不影響正常生活l分中度晝夜間斷咳嗽2分重度晝夜頻咳或陣咳、影響生活及睡眠3分4.咽部腫痛正常咽不紅不痛0分輕度咽紅不腫痛2分中度咽部紅腫、扁桃體iir腫大稍疼痛3分重度咽充血、咽腔、軟腭紅腫或見皰疹、潰瘍、扁桃體nm。腫大、4分輕度T37.2°C37.9°C重度T》39。C2分4分輕度輕微鼻寒、偶有流涕1分2分3分5.惡寒正常無惡寒0分輕度稍惡寒、不需加衣被l分中度惡寒、需加衣服2分重度惡寒、需加被子3分6.口渴正??诓豢?分輕度口稍渴l分重度口渴喜冷飲3分0分l分2分3分心煩躁擾大便黃量^舌質(zhì)紅/1)中度口渴喜歡2分7.大便正常大便正常輕度大便干燥12天一次中度大便干燥3天一次重度大便干如球狀34天一次8.煩躁正常無煩躁0分異常9.小便正常小便正常0分異常-10.舌質(zhì)正常舌質(zhì)淡紅0分異常11.舌苔正常苔薄白0分異常12.脈象正常脈平0分異常六、統(tǒng)計方法采用Ridit分析、X2檢驗及t檢驗或U檢驗法。試驗結(jié)果一、療效評定標準參照衛(wèi)生部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小兒外感發(fā)熱的療效標準。1.痊愈服藥2448小時內(nèi),體溫恢復正常,(腋溫降至37.2"C以下,不再回升),證候消失,異常理化指標恢復正常。2.顯效服藥2448小時內(nèi),體溫恢復正常,主要證候大部分消失,脈浮數(shù)或洪數(shù)l分l分l分l分l分積分值下降^2/3,異常理化指標接近正常。3.有效服藥4872小時內(nèi),體溫恢復正常,主要證候部分消失,積分值下降》1/3,異常理化指標有所改善。4.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二、結(jié)果與分析l.兩組總療效比較,見表IO。表10兩組總療效比較組另lj例數(shù)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治療組30276(25.2)146(48.3)55(18.2)25(8.3)對照組10015(15.0)34(34.0)25(25.0)26(26.0)Ridit分析對照組¥的95%可信區(qū)間為(0.299,0.415),不包括且小于0.5,說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2.各觀察單位總療效比較,見表ll。表ll各觀察單位之間黃梔花口服液的療效比較觀察單位例數(shù)痊愈(%)顯效(%)有效(%)無效(%)R95X可信區(qū)間天津中醫(yī)一附院11626(22.4)64(55.2)18(15.5)8(6.9)(0.4517,0.5589)天津醫(yī)大附院7025(35.7)28(40.0)14(20.0)3(4.3)(0.4824,0.6204)天津兒童醫(yī)院11625(21.55)54(46.55)23(19.83)14(12.07)(0.4101,0.5173)合計30276(25.2)146(48.3)55(18.2)25(8.3)0.5Ridit分析以合計例數(shù)為標準組,天津中醫(yī)學院一附院、天津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天津市兒童醫(yī)院的R值分別為0.5053,0.5514,0.4637,各觀察單位之間的療效比較,X2=4.0936,P〉0.05,說明三家醫(yī)院觀察的黃梔花口服液療效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3.治療組對不同病情分型的療效比較,見表12。表12治療組對不同病情患兒的療效比較病情分型例數(shù)痊愈顯效有效無效R95%可信區(qū)間輕57262740(0.582,0.659)中162388131120.5重8312382013(0.349,0.475)Ridit分析輕型組¥95%可信區(qū)間為(0.582,0.659),不包括且大于中型組(標準組)0.5,重型組¥95%可信區(qū)間為(0.349,0.475),不包括且小于0.5。說明輕型組療效優(yōu)于中型組,中型組療效優(yōu)于重型組。134.兩組退熱起效時間比較,見表13.表13兩組退熱起效時間比較組別治療組例數(shù)退熱起效時間(小時)X±SD對照組〈44^"^812>242984958521172214.35±9.65'P〈0.001988712482321.22±11.56注退熱起效時間指服藥后體溫下降rc所需的時間。T檢驗※與對照組比較,t=5.306,P<0.001,治療組退熱起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5.兩組完全退熱時間比較,見表14。表14兩組完全退熱時間組別治療組例數(shù)277退熱起效時間(小時)<1212416724121>4848X±SD34.52士16.81'對照組74910361939.22±16.61P<0.05注完全退熱時間指服藥后體溫下降至37.2'C以下不再回升所需的時間。.u檢驗※與對照組比較,u二2.157,P〈0.05,治療組退熱起效時間小于對照組。6.兩組治療組癥狀與異常舌脈消失情況比較,見表15。表15兩組治療后證候分析表癥狀治療組對照組X2檢驗舌脈例數(shù)消失未消失消失率%例數(shù)消失未消失消失率%兩組比較發(fā)熱3022772591.72**100742674.00P〈0.01鼻塞流涕2241725276.79*76452759.21P〈0.05咳嗽23111311848.92A79334641.77P<0.05咽紅腫痛30014915149.67*97376038.14P〈0.05亞塞186183398.39A6863592.65P〈0.05口渴2061862090.29**66501675.76P〈0.01大便干燥2391944581.17**76463060.53P〈0.01煩躁8983693.26A3127487.10P>0.05小便黃少1621412187.04A62481477.42P>0.05舌質(zhì)紅29416213255.10**95375838.95P<0.01.苔(衝黃27716411359.21*92434946.74P〈0.05脈浮(洪)數(shù)28018010064.29*95504552.63P〈0.05治療組對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口渴、大便干燥及舌質(zhì)舌苔、脈象的治療消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7.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與異常舌脈積分差值比較,見表16。表16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差值分析表癥狀治療組對照組u值P舌脈例數(shù)積分差值(Y土SD)例數(shù)積分差值(Y士SD)發(fā)熱3022.89±0.79"1002.51±1.013.431〈0.01-鼻塞流涕2241.13±0.65**760.92±0.602.580〈0.01咳嗽2310.92±0.74A790.88±0.720.423〉0.05咽紅腫痛3001.71±1.06**971.20±1.044.179〈0.01惡寒1861.20±0.49*681.01±0.582.406<0.05口渴2061.1±90.54"660.96±0.652.601〈0.01大便干燥2391.12±0.56**760.77±0.563.552〈0.01煩躁890.93±0.25A310.87±0.340.901>0.05小便黃少1620.87±0.34A620.77±0.421.676>0.05舌質(zhì)紅2940.55±0.50**950.39±0.492.753〈0.01苔(薄)黃2770.59±0.49*920.47±0.502.004<0.05脈浮(洪)數(shù)2800.64±0.48*950.52±0.501.977<0.05治療組對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口渴、大便干燥及異常舌、苔、脈象等的治療前后積分差值大于對照組。8.兩組治療后白細胞總數(shù)異常的恢復情況比較,見表17。表17兩組白細胞異?;謴颓闆r比較組另lj異常例數(shù)'恢復正常未正?;謴驼B?wX鬼驗治療組89781187.64P>0.05對照組2519676.00X2檢驗:A與對照組比較,X2=1.314,P〉0.05。9.治療后兩組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異?;謴颓闆r比較,見表18。表18兩組治療后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異?;謴颓闆r比較.癥狀堿性磷酸酶降低堿性磷酸酶升高舌脈.例數(shù)恢復正常(%)未正常(%)例數(shù)恢復正常(%)未正常(%)治療組1912(63.2)7(36.8)2421(87.5)3(12.5)對照組42(50.0)2(50.0)64(66.7)2(33.3).X2檢驗與對照組比較,其恢復正常率經(jīng)X2檢驗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前堿性磷酸酶降低和升高者的恢復情況與對照組相近。15三、安全性評估在黃梔花口服液治療組302例中,有6例初次服藥出現(xiàn)惡心嘔吐,繼續(xù)服藥后未見嘔吐,此外未發(fā)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實驗室指標檢測,亦未發(fā)現(xiàn)該藥對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有不良影響。實驗室檢測未發(fā)現(xiàn)黃梔花口服液對血尿常規(guī)有不良影響。實驗例2黃梔花口服液體外抑菌試驗(一)試驗目的-觀察黃梔花口服液的體外抗蔭作用。'(二〉受試藥物黃梔花口服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劑教研室提供,批號950701慶大霉素(Gm),批號9507083,效價600ug/mg,青島制藥廠提供。吡哌酸(PPA),批號9486007,純度99.6%,山東新華制藥廠提供。溶劑慶大霉素溶于水,PPA用少量0.5NNaOH溶解。配制方法-對照樣品用少量溶劉溶解,溶解后用願肉湯配制成所需濃度。(三)試驗步驟1.培養(yǎng)基為MH(DIFCO)將MH培養(yǎng)基調(diào)至PH8.0,15磅30分鐘滅菌備用。2.試驗菌(1)質(zhì)控菌金葡菌ATCC25923,大腸桿菌ATCC25922,和綠膿桿菌ATCC27853(衛(wèi)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2)標準菌株衛(wèi)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3)臨床分離致病菌經(jīng)過分離鑒別后置-8(TC低溫冰箱保存,均是近1-2年臨床收集。大多數(shù)菌種來源于本市各大醫(yī)院。3.試驗方法及步驟平皿二倍稀釋法將溶化瓊脂培養(yǎng)基定量倒入制備含系列藥物濃度的平皿內(nèi)與藥物混勻(鏈球菌和腸球菌加5%去纖維羊血做成血培養(yǎng)基)。待凝固后,再將稀釋菌液(106CFU/ml)用多點接種儀將稀釋菌液接種于含系列藥物平皿瓊脂上,經(jīng)37。C18h培養(yǎng)觀察藥物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濃度,即為最低抑菌濃度(MIC),并計算藥物MIC50和MIC90與其它抗菌藥物比較。附注16MIC50:抑制50%細菌生長最低的抑菌藥濃度。MIC90:抑制90%細菌生長最低的抑菌藥濃度。4.試驗結(jié)累黃梔花及2種參考抗菌藥物對臨床分離致病菌共118株和3株質(zhì)控金葡菌共201株,抗菌活性結(jié)果如下從表1中可以看出黃梔花對肺炎鏈球菌,乙類鏈球菌,腸球菌的MIC50和MIC90均在12-48mg/ml遜于GM和PPA。黃梔花對產(chǎn)酶金葡菌和不產(chǎn)酶金葡菌,產(chǎn)酶表葡菌和不產(chǎn)酶表葡菌有一定抗菌活性MIC50和MIC90均在0.8-6mg/ml,比肺炎球菌、乙型鏈球菌,腸球菌強,其抗菌活性遜于GM和PPA(見表l)。黃梔花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桿菌,和普通變形桿菌等6株菌也有一定抗菌活性(見表2)表1黃梔花及2種抗菌藥物對鏈球菌和腸球菌及54株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較試驗菌及株數(shù)藥物MIC范圍MIC50黃梔花(mg/ml)4-481224肺炎鏈球菌GM(ng/ml)8-32816(20株)PPA(ng/ml)32-256128256黃梔花(mg/ml)12-482448乙類鏈球菌GM(ng/ml)8-64832(20株)PPA(ug/ml)128-256128256黃梔花(tng/ml)24-952448腸球菌GM(ng/ml)4-76432764(20株)PPA(ng/mU128-256128256金葡菌黃梔花(mg/ml)0.4-60.86(產(chǎn)P-內(nèi)酰胺酶)GM(ug/ml)0.06-640.1232(14株)PPA(ug/ral)8-1281664金葡菌黃梔花(mg/ml)0.4-60.83(不產(chǎn)p-內(nèi)酰胺酶)GM(ug/ml)0.03-640.064(14株)PPA(lig/ml)16-1281664表葡菌黃梔花(mg/ml)0.4-61.56(產(chǎn)P-內(nèi)酰胺酶)GM(tig/ml)0.03-64a2564(13株)PPA(ug/ml)0.25-1280.2516表葡菌黃梔花(mg/ml)0.02-60.86(不產(chǎn)e-內(nèi)酰胺酶)GM(ug/ml)0.03-40.122(13株)PPA(ng/ml)0.25-2560.532注表中mg/ml為每ml含干浸膏mg表2黃梔花及抗菌藥物的抗菌作用_黃梔花/MIC試驗菌黃梔花(mg/ml)GM(wg/ml)PPA(ug/ml)金葡菌ATCC2592360.1264大腸桿菌ATCC25922621綠膿桿菌ATCC278536216綠膿桿菌17648綠膿桿菌291248肺炎桿菌14_^__1普通變形桿24027_^_^_32注表中mg/ml為每ml含干浸膏mg數(shù)。5.結(jié)論黃梔花在中藥抗菌作用中具有較強的活性,對腸球菌抗菌作用較弱,對肺炎鏈球菌和乙類鏈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是對產(chǎn)酶非產(chǎn)酶金葡菌和表葡菌顯示出良好的抗菌作用,本品對陰性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普通變形桿菌均能測出抗菌活性。實驗例3黃梔花口服液小鼠體內(nèi)抗菌試驗一、實驗目的觀察黃梔花口服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護作用及量效關系。二、動物NIH種小鼠,12-14g,雌雄各半,合格證號9209M23,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所。三、感染菌種金黃色葡萄球菌(26002),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菌種室。四、感染菌量及感染途徑1.感染菌量6X10V只作為感染菌量,預試驗小鼠死亡率85%。2.感染途徑腹腔注射,0.4ml/只。五、試驗藥品黃梔花口服液,批號95070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所提供。陽性對照藥羥氨芐青霉素干糖漿,批號950602,中外合資東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六、試驗方法(一)感染菌量的預試驗18取NIH種小鼠100只,體重12-14g,隨機分為5組,每組20只,各組體重無顯著差異(P>0.05),各組分別腹腔注射不同濃度梯度的菌液0.4ml/只,菌量分別為2X107只,4X108AR,6X108AR,8X1107只,10X107只。觀察15天內(nèi)動物的死亡情況,結(jié)果感染菌量6X107只死亡率在80X以上,最后確定以6X107只為試驗用感染菌量,結(jié)果見表l。表1感染菌量試驗結(jié)果_感染菌量_動物數(shù)_死亡數(shù)_死亡率%2X108204204X1082010506X1082017858X1108_^__10010X1082020100(二)黃梔花口服液對感染小鼠的體內(nèi)保護作用試驗取NIH種小鼠100只,體重12.8土0.96g,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包括正常組、感染對照組、陽性對照組(羥氨芐毒霉素干糖漿0.5g/kg—次性給藥),黃梔花低劑量組20.Og生藥(2.2g干浸膏)/kg/d,黃梔花高劑量組40.0g生藥(4.4g干浸膏)/kg/d(低劑量按人與動物體重比值換算成的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1/2,高劑量為其2倍),各組體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感染之前,黃梔花用藥組分別灌胃給藥1天,一日2次,每次0.2ml/只,共它灌蒸餾水O.2ml/只,第二天,除正常組腹腔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外,其他各組腹腔注射金葡菌液0.4ml/只,感染菌量為6X107只,正常組,感染對照組感染后即刻灌蒸餾水0.2ml,陽性對照組一次性灌羥氨芐青霉素干糖漿0.5g/kg,黃梔花二個劑量組分別灌胃給藥,一日二次,連續(xù)給藥二天,觀察動物的一般行為、死亡數(shù)、死亡時間,連續(xù)觀察15天,X、x2)法檢驗實驗結(jié)果,結(jié)果見表2。表2黃梔花口服液體內(nèi)抗菌試驗結(jié)果分組動物數(shù)動物死亡數(shù)死亡率%P正常組2000感染對照組201785.0<0.001陽性對照組2000〈0.001(羥氨芐青霉素干糖漿0.5g/kg)黃梔花口服液20g生藥/kg/d201155.0黃梔花口服液40g生藥/kg/d20945.0<0.0519表2結(jié)果表明,黃梔花口服液40g生藥(4.4g干浸膏)/kg/d劑量組的動物存活率顯著高于感染對照組(PO.05),且具有一定的量效關系。實驗例4黃梔花口服液的解熱作用發(fā)熱是小兒呼吸道感染最突出的癥狀。本實驗以酵母致熱大鼠及傷寒菌苗致熱家兔為模型,研究黃梔花口服液的解熱作用,為臨床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提供實驗依據(jù)。(一)材料動物日本大耳白家免,雄性,體重1.6—2.0公斤。Wistar大鼠,雄性,體重為160-220克。均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京動字9209-R018。藥品黃梔花口服液由本校中藥制劑室提供,批號920805,每支10ml,每ml內(nèi)含生藥lg,用時加熱濃縮或稀釋至所需濃度。阿斯匹林為沈陽藥學院制藥廠出品,批號911115。傷寒三聯(lián)菌苗由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批號921-5。酵母為市售高活性干酵母,由廣東省東莞糖廠酵母分廠生產(chǎn),批號9206。電子體溫計,為日本產(chǎn)0MR0NMC-8型。(二)方法與結(jié)果1.對酵母致熱大鼠的影響取大鼠40只,隨機分為五組,測得正常肛溫后,于頸背部皮下注射IO%酵母混懸液10ml/kg以致熱,注射后6小時測定給藥前致熱體溫,然后灌胃給藥,黃梔花大、中、小劑量組分別為30g/kg、15g/kg和5g/kg(分別相當于人體一次用量0.4g/kg的75倍、37.5倍和12.5倍)。阿斯匹林組療劑量為0.4g/kg(為人體用量10mg/kg/次的40倍),對照組給予等容量生理鹽水。于給藥后每小時測溫l次,共測6次。計算給藥后體溫與致熱體溫的差值。溫度計插入肛門約3cm。室溫2224"C。結(jié)果見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0</column></row><table>(三)結(jié)論黃梔花口服液對兩種致熱動物模型均有明顯的退熱作用。對酵母致熱大鼠以大劑量組作用最強,維持達6小時以上。隨劑量減小,作用強度有所減弱,維持時間縮短,5g/kg時仍有顯著退熱作用,維持時間仍達4小時。對傷寒菌苗致熱家免也有明顯退熱作用,作用持續(xù)時間2小時以上,其中小劑量給藥后1小時作用尤為顯著(P〈0.01)。實驗例5黃梔花口服液急性毒性試驗一、試驗材料1.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克,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M139290。2.受試物黃梔花口服液,由本校中藥制劑室提供,批號920805,每ml含生藥lg,試驗前加熱濃縮至1.75g/ml生藥。對照l:黃芩315g、金銀花285g、大黃300g、梔子190g;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每ml含生藥約lg。對照2:黃芩330g、金銀花265g、大黃270g、梔子180g。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每ml含生藥約lg。二、方法與結(jié)果取上述健康小鼠60只,分三組,禁食12小時,雌雄各半,每只小鼠口服給于受試物0.8ml/20g,一日二次,總量相當于生藥140g/kg,相當臨床人用量的93.3倍,給藥后即刻觀察,并連續(xù)觀察7天,結(jié)果見表表黃賠花口服液小鼠急性毒性試驗結(jié)果實驗組動物數(shù)(只)劑量g/kg給藥前體重(g)X士SD給藥后動物反應給藥第7天體重(g)X土SD四肢活動毛發(fā)飲食飲水排泄死亡黃梔花口服液2014020.2±1.526.1±2.0正常正常成形或略稀無對照l2014020.1±1.223.2±1.8活動略少正常略少略少稀軟不成形無對照l2014020.5土1.324.8±1.6活動略少正常略少略少稀軟不成形無三、結(jié)論由表可見,小鼠口服黃梔花口服液140g/kg生藥,相當于人用劑量93.323倍,結(jié)果小鼠全部健康存活且體重增加,僅有少量動物出現(xiàn)輕度腹瀉,且能在24小時內(nèi)恢復正常。而對照組1及對照組2腹瀉較為嚴重,并且體重減輕明顯。下述實施例均能夠?qū)崿F(xiàn)上述實驗例所述的效果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口服液黃芩285g、金銀花285g、大黃260g、梔子170g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20(5(TC熱測)。加入煉蜜100g,蔗糖150g,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800ml,以氫氧化鈉調(diào)pH值至5.07.0.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功能與主治清肺透表,瀉火解毒。用于小兒外感溫熱,衛(wèi)氣同病,癥見發(fā)熱不退,惡寒頭痛,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用法用量口服。3歲以下每次3-5ml,3-6歲每次5-10ml,6-12歲每次10-20ml,一日3次。實施例2:片劑黃芩285g金銀花285g大黃285g梔子150g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20(50。C熱測),經(jīng)常規(guī)工藝制成片劑。實施例3:膠囊劑黃芩300g金銀花285g大黃260g梔子170g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l.151.20(5(TC熱測),經(jīng)常規(guī)工藝制成膠囊劑。實施例4:口服液黃芩285g、金銀花285g、大黃260g、梔子170g制法以上四味,黃苓、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1.5小時。濾過,藥渣加8倍水再煎煮1.2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l.151.20(5(TC熱測)。加入煉蜜100g,蔗糖150g,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800ml,以氫氧化鈉調(diào)pH值至5.5.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實施例5:口服液黃芩285g、金銀花285g、大黃260g、梔子170g制法以上四味,黃芩、生大黃制成飲片、梔子打碎。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2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小時。濾過,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合并兩次水煎液,減壓濃縮至約10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攪勻,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繼續(xù)濃縮至相對密度l.151.20(5(TC熱測)。加入煉蜜100g,蔗糖150g,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800ml,以氫氧化鈉調(diào)pH值至6.0,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芩200-320重量份金銀花200-320重量份大黃200-320重量份梔子100-220重量份。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苳240-300重量份銀花240-300重量份大黃240-300重量份梔子120-180重量份。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苳285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大黃285重量份梔子150重量份。4、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苳300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大黃260重量份梔子170重量份。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苳285重量份金銀花285重量份大黃260重量份梔子170重量份。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任意一種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l: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6-18倍量(重量比)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按常規(guī)的制劑工藝制成藥劑學可接受的任意常規(guī)劑型,包括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凝膠劑、緩釋劑、口服液。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1中大黃、梔子、金銀花加15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2.5小時。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2中藥渣加10倍水再煎煮1小時,濾過。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4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l:取大黃、梔子、金銀花加6-18倍量水煮沸,加入黃芩,水煎0.5-3小時,濾過,得濾液A;步驟2:藥渣加6-12倍水再煎煮0.5-1.5小時,濾過,得濾液B;步驟3:合并濾液A、B,減壓濃縮,放冷得濾液C;步驟4:濾液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攪勻,冷藏12-48小時,濾過,得上清液;步驟5: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加入煉蜜80-150重量份,蔗糖100-200重量份,溶解并攪勻,放冷,加水稀釋,以氫氧化鈉調(diào)pH值至5.07.0,調(diào)整總量至1000體積份,攪勻,靜置,濾過,灌封,滅菌即得。全文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小兒外感發(fā)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由黃芩、金銀花、大黃等中藥制成,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對小兒外感發(fā)熱衛(wèi)氣俱熱證具有良好的療效,總有效率達到91.3%。該口服液具備顯著的退熱效果,并且退熱效果穩(wěn)定。文檔編號A61K36/185GK101485757SQ20091011991公開日2009年7月22日申請日期2009年2月26日優(yōu)先權日2009年2月26日發(fā)明者胡慧華申請人:胡慧華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禽類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說的是一種防治禽類球蟲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隨著我國養(yǎng)禽業(yè)逐漸向規(guī)?;?、集約化、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大型養(yǎng)殖戶或養(yǎng)殖集團發(fā)展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甲亢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甲亢的中藥組合物,是一種治療甲亢以中草藥為原料 的中成藥。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增多, 作用于全身的組織器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養(yǎng)神鎮(zhèn)靜作用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組合物,特別是一種具有養(yǎng)心安神鎮(zhèn)靜、清心除煩解郁從而達到改善睡眠之目的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00124367《一種改善睡眠的保健品》公開了一種改善睡
- 專利名稱:中風康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中風病的中藥中風康膠囊。中風病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病,致死率很高,為我國重點攻克病之一。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隧、口眼歪斜、語言障礙以及由于腦動脈硬化引起的供血不足、引起的腦萎縮、老年性癡呆
- 專利名稱:下壓式自動切藥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ー種結(jié)構(gòu)簡單的下壓式自動切藥盒。 背景技術:在醫(yī)學領域,經(jīng)常需要服用藥物以治療許多常見的疾病,但是人們在吃藥時通常按計量吃藥的,藥片的量時常不能滿足人們
- 專用口腔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專用口腔鏡,由鏡架、單面彎曲彈簧、轉(zhuǎn)軸、LED燈、鏡片、鏡刷、牽引繩、牽引板、彈簧、緊固板、電源、滑輪、導向板、手柄組成,其特征是在鏡架的外圓處設置LED燈,在鏡架的中部設置鏡片,在鏡架上端的中心處設置轉(zhuǎn)軸,
- 專利名稱:治療化療所致胃腸道反應的藥物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化學藥物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治療化療所致胃腸道反應的藥物制劑。背景技術: 化療在惡性腫瘤治療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兒童病人的治療中,化療已能根治一部分病人,但
- 專利名稱:Houttuynoid E在抗人體真菌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Houttuynoid E的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E在制備抗人體真菌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致病菌的擴散及其耐藥性的增強嚴重威脅著人類
- 專利名稱:一種復方琥乙紅霉素納米乳抗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領域,涉及ー種抗菌藥物的新劑型,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支原體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百日咳、皮膚軟組織感染、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復方琥こ紅霉素納米乳抗菌藥物及其制
- 專利名稱:細胞生長調(diào)控因子v及制取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有益于生物細胞生長調(diào)控的藥及制取方法,屬于一種生物醫(yī)藥。背景技術: 人類,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隨著人體細胞的老化,其細胞的再生功能就會逐漸喪失,人體進入老化期,人體內(nèi)的各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前列腺增生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治療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目前的用于治療男性前列腺增生的中藥方面,存在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夠明顯,二是見效比較遲緩,以致于大批前列腺增生患者因長期得不到有效藥
- 專利名稱:褪黑素緩釋制劑及其生產(chǎn)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改善睡眠作用的褪黑素的制劑及其生產(chǎn)工藝。褪黑素(Melatonin)又稱褪黑激素,化學名為N-乙?;?5-甲氧基色胺,其結(jié)構(gòu)式為 它是由人和動物松果體分泌的天然吲哚類激素
- 一種連接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包括導線,所述導線一端與心電電極連接,另一端與鱷魚夾連接,所述心電電極與按扣式心電監(jiān)護儀導聯(lián)線連接,所述鱷魚夾與測量接頭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獲取腔內(nèi)心電圖時由于接合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失眠癥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失眠癥的中藥組合物,更具體地說是ー種具有滋陰補腎、養(yǎng)心安神功效的治療失眠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yī)藥領域。背景技術: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等多由七情內(nèi)傷
- 專利名稱:呼吸功能測定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呼吸功能測定裝置,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為促進手術病人肺膨脹,提高肺活量,需要呼吸功能測定裝置,以使肺膨脹提高肺活量。但是現(xiàn)有的呼吸功能測定裝置結(jié)構(gòu)復雜、成本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腸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腸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霉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tài)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
- 專利名稱:骨創(chuàng)傷輔助診斷救治平臺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骨創(chuàng)傷輔助診斷救治平臺,具體涉及一種針對骨創(chuàng)傷患者的診斷和救治平臺,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背景技術:隨著自然災害頻發(fā)和交通事故的加劇,骨創(chuàng)傷患者不斷增加,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一種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技術背景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即膝關節(jié)的退化性變,屬于中醫(yī)“骨痹”之
- 專利名稱:一種醫(yī)用護理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醫(yī)用護理床。技術背景目前,醫(yī)院內(nèi)為了護理行動不便的病人,出現(xiàn)了許多醫(yī)療護理床具,現(xiàn)在最常見的一種是在床體的前段部分增加一個可調(diào)裝置,調(diào)節(jié)高低,便于病人躺臥和
- 專利名稱:一種血栓捕獲導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血栓捕獲導管,更具體地,涉及對血管狹窄位置,如冠狀動脈,頸總動脈,靜脈移植部分或類似位置施行經(jīng)皮經(jīng)管腔血管成形術時可捕獲從患病區(qū)域排出的血栓碎塊(血凝塊)的導管。 背景技術: 經(jīng)皮
- 專利名稱:血通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中國傳統(tǒng)食品沒有特定高效營養(yǎng)作用,血通糊是中國傳統(tǒng)食品生產(chǎn)的技術革命。是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食品文化習慣和人體氣血瘀阻、筋骨損傷類疾病發(fā)生的病因病理,用白砂糖與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抗血栓、降血脂、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