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折收式奶瓶的制作方法
- 一種導管固定貼的制作方法
- 自動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安全復式生物鈣制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高膽紅素血癥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Cbct標定算法測試模型的制作方法
- 包含青蒿提取物和胺化合物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罐式多用灸療裝置制造方法
- 治療骨痛的中成藥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組倍半萜香豆素、倍半萜色原酮類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脊柱復位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關節(jié)積液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解暑止渴生津養(yǎng)肺的復方枸杞?jīng)霾杌蝾w粒制劑的制作方法
- 升降式患者搬運車的制作方法
- 防治腦缺血用的含有麻黃堿提取物的口服液的制備方法
- 一種鎮(zhèn)痛藥及其生產(chǎn)工藝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疤瘕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乳腺穿刺引流裝置的制作方法
- 含有囊泡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質(zhì)量控制方法以及用途。
背景技術:
中風是一種老年常見疾病,由于氣虛不能運血,氣不能行,血不能榮,氣血淤滯,脈絡痹阻而致本病。目前治療中風的中藥很多,但是一般藥味多,成本較高,療效也不是十分理想。為此,本發(fā)明人開發(fā)研究了一種藥味精練,療效顯著的治療中風的中藥。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組成,其中制備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黃芪14-17重量份、丹參10-13重量份、水蛭1-5重量份、地龍8-12重量份和川芎4-8重量份。
為了獲得更好的療效,制備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優(yōu)選為黃芪15重量份、丹參12重量份、水蛭3重量份、地龍10重量份和川芎6重量份。
在上述原料中,黃芪,甘、微溫,歸脾肺二經(jīng),功能益氣健脾,為補氣之要藥,使氣行則血行,故為君藥。丹參,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jīng),能通行血脈,功擅活血化淤,祛瘀生新,是為臣藥。水蛭,地龍,二藥,味咸,歸肝經(jīng),共奏破血逐淤通經(jīng)絡之效,為方中佐藥。川芎,辛、溫,歸肝、膽經(jīng),功在活血行氣,為血中之氣藥,實具通達氣血的功效,可增強活血化淤之力,為使藥。以上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化淤,通經(jīng)活絡之功。適用于治療中風氣虛血瘀癥。
本發(fā)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的制法,可以采用物理粉碎方法將各味中藥材粉碎成粉混勻制成散劑,也可以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等加以提取,將提取的有效成分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一起制成各種口服制劑,如口服固體制劑為片劑、硬膠囊、軟膠囊、顆粒劑等,口服液體制劑如口服液等。但是優(yōu)選采用下列方法加以制備,可以減少服用量而不降低療效,該優(yōu)選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稱取以上五味,將川芎先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另取黃芪、地龍、水蛭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濾液,減壓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和水蛭細粉,混勻,制成有效成分。
更優(yōu)選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稱取以上五味,取水蛭50-60%粉碎成細粉;川芎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餾液再蒸餾一次,收集重餾液,將川芎清膏和重餾液備用;水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制成丹參浸膏粉;另取黃芪、地龍、剩余水蛭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或三次各為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水蛭細粉和川芎重蒸餾液,混勻,制成有效成分。
本發(fā)明的治療中風中藥組合物具有益氣痛絡和活血化瘀功效。口服可用于治療中風,尤其是氣虛血瘀中風中經(jīng)絡,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邪,語言騫澀,偏身麻木,氣短乏力,頭暈,腦梗塞恢復期見有上述證候者。
實驗表明本發(fā)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能改善腦微循環(huán),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缺血時血管通透性及水腫,提高腦組織耐缺氧能力,提示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能擴張腦血管,增加腦組織供血、供氧,有利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恢復;同時還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附力,抑制大鼠體內(nèi)血栓形成,并有抗凝血、加速纖維蛋白溶解,以及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變學,這有利于預防和治療血栓的形成。上述多方面的藥理作用是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益氣通絡,活血化淤治療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的藥理學基礎。
本發(fā)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huán),增加腦組織供血,供氧量,并減輕大鼠腦缺血時腦血管通透性及腦水腫,提高腦組織耐缺氧能力,抑制大鼠體內(nèi)血栓的形成,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凝,加速纖維蛋白溶解,并對血瘀癥大鼠血液流變學有明顯改善。
本臨床試驗共治療中風病氣虛血瘀癥409例,以本發(fā)明的治療中風中藥組合物為治療組304例,以消栓通絡片為對照組105例。兩組病例之間性別、年齡、病程分布、病情輕重及癥狀和體征分布情況,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臨床試驗結(jié)果,治療組臨床治愈38例(12.5%),總有效和總顯效分別為280例(92.11%)和166例(54.61%)。對照組臨床治愈8例(7.62%),總有效和總顯效分別為94例(89.52%)和37例(35.24%)。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總顯效率對比,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病例體征治療后治療前均有明顯緩解,兩組之間療后對比,上肢指關節(jié)和下肢髖關節(jié)障礙及綜合功能障礙,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病例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失,除舌脈對比差異無顯著外,各癥狀緩解,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病例療后積分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各自療后與療前積分對比,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相比,治療前后積分差對比相似(P>0.05)治療組及對照組收縮壓和舒張壓療后較療前,均有明顯降低(P<0.01=,對梗塞灶的吸收,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血流變各項指標療前對比,經(jīng)t檢驗P>0.05均無顯性差異。治療組療后自身對比全血比粘度低切和還原比粘度中、低切及RPV、Fbg,明顯降低P<0.05。對照組各項指標療后與療前對比,只IED一項明顯降低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療后對比,全血比粘度中切對照組降低明顯(P<0.05=,而RPV治療組降低較對照組明顯(P<0.05=。從病情與療效的關系分析,中癥組優(yōu)于重癥組(P<0.05=。
全部觀察病例,治療組13例在服藥過程出現(xiàn)輕度腹痛,未停藥自行緩解,經(jīng)改在餐后服藥后,未再出現(xiàn)腹痛,其余患者均未出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治療組304例,對照組105例,于治療前均作了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治療組294例,對照組102例于治療前后分別檢查了肝(GPT)、腎(BUN、Gr)和心電圖,結(jié)果顯示用藥后所有病例均未發(fā)生異常改變。
本發(fā)明藥物的鑒別方法為(1)取本品研細,加甲醇50ml,加熱回流1小時,提取液濃縮至干,殘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揮干,殘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領取丹參酮IIA對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暗紅色斑點。
(2)取川芎對照藥材2g,加氯仿10ml,冷浸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鑒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6μl及上述對照藥材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石油醚(60~90℃)(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
(3)取水蛭對照藥材5g,加氯仿20ml冷浸,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鑒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藥材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斑點。
本發(fā)明藥物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為取本品研細,取7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60ml,加熱回流6小時,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殘渣加水30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分別30、30、30、20ml振搖提取4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90ml,棄去氨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溶解,通過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上,以水60ml洗脫,棄去水洗液,再用40%乙醇200ml洗脫,棄去40%乙醇洗脫液,繼用70%乙醇600ml洗脫,收集洗脫液、回收溶劑至近干,殘渣加甲醇溶解并定量轉(zhuǎn)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薄層色譜法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品溶液1μl和3μl,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13∶6∶2比例的氯仿-甲醇-水10℃以下放置過夜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取出,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15nm,λr=700nm,測定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本品每單位劑量含黃芪以黃芪甲苷計,不得少于0.14mg。
實施例1稱取黃芪750g、丹參600g、水蛭150g、地龍500g和川芎300g;取水蛭80g粉碎成細粉;川芎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餾液再蒸餾一次,收集重餾液,備用。水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50℃)的清膏;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取黃芪、地龍、剩余水蛭(70g)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為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50℃)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水蛭細粉及適量淀粉,混勻,用川芎重蒸餾液制粒,低溫干燥,壓片,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商品名為復方丹蛭片。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療程6周。
實施例2稱取黃芪750g、丹參600g、水蛭150g、地龍500g和川芎300g;將各味中藥材粉碎成粉,混勻制成散劑。
實施例3稱取黃芪750g、丹參600g、水蛭150g、地龍500g和川芎300g;取水蛭80g粉碎成細粉;川芎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餾液再蒸餾一次,收集重餾液,備用。水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50℃)的清膏;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取黃芪、地龍、剩余水蛭(70g)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為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50℃)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水蛭細粉及適量淀粉,混勻,用川芎重蒸餾液制粒,低溫干燥,研粉,商品名為復方丹蛭粉。
實驗例1實驗材料動物昆明種小白鼠體重18-21g,大鼠體重140-160g,均雌雄各半,由本院動物室提供。小鼠合格證號0005,大鼠合格證號9200050。健康成年犬,體重12-15kg,雌雄兼用。
藥物實施例3制得的復方丹蛭粉,由通化白山制藥廠提供,實驗前制成所需濃度混懸液,置4℃冰箱保存,備灌胃用。腦血康口服液批準文號(87)衛(wèi)藥準字(z-103),吉林省公主嶺市紅光制藥廠生產(chǎn),批號921005。復方丹參片吉林省長春晨光制藥廠生產(chǎn),批號910922。
儀器多導生理記錄儀(RM-6000,日本),電磁流量計(MFV-1100,日本),XSN-R型體外血栓形成、血小板黏附兩用儀,BT87-2型實驗性體內(nèi)血栓形成測定儀,SA-SC型可調(diào)恒壓力毛細管粘度計。
方法與結(jié)果一、對麻醉犬腦血流量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影響犬24只,隨機分為四組第1組為生理鹽水對照組,第2組為復方丹蛭大劑量組(0.8g粉/kg),第3組復方丹蛭小劑量組(0.7ml/kg)。給犬靜脈注射戊巴比妥納(30mg/kg)麻醉,連接人工呼吸機,分離右側(cè)頸總動脈并結(jié)札頸外動脈及椎動脈后開胸,分離主動脈根部,分別放置電磁流量計探頭,以測定頸內(nèi)動脈血流量(CF),做為腦血流量及每分心輸出量(CO)[1]。分離股動脈,插管測定動脈血壓(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放置心電圖肢體導聯(lián)電極,測標準II導心電圖以測定心律(HR);分離股動脈,以備靜脈推注藥物。將各項觀察指標輸入多導生理記錄儀,記錄給藥前及給藥后1、2、5、10、15、20、30、45、60分鐘各指標的變化,并計算外周血管阻力(TPVR)[2],結(jié)果見表1。結(jié)果表明本發(fā)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注射1分鐘開始明顯增加腦血流量,與給藥前或?qū)φ战M比較均有顯著差異,作用時間可維持15分鐘。本發(fā)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可使心臟輸出量增加及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其作用時間持續(xù)45分鐘。對動脈血壓及心律無明顯影響。
二、對腦缺血大鼠腦血管通透性的影響大鼠60只等分6組,第1、2組灌胃水,第3組灌胃腦血康20ml/kg,第4、5、6組分別灌為復方丹蛭1.8、3.6、5.4g/kg,每日1次,連續(xù)7日,與末次給藥后1小時,各組均靜脈注射葉文斯蘭50mg/kg,5分鐘后除第1組外,其他各組均結(jié)札雙側(cè)頸總動脈,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腦缺血模型。結(jié)札3小時后,斷頭取腦稱重,并分別浸泡于甲酰胺中,在45℃恒溫箱中溫育72小時,取浸出液于620nm處比色,測腦內(nèi)伊文思蘭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2??梢姶蟆⒅袆┝拷M伊文思蘭含量均有明顯減少。表明本發(fā)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對腦缺血后腦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降低作用。
表1對大鼠腦血管通透性的影響(n=10,X±SD)
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P<0.001三、對腦缺血大鼠腦含水量的影響大鼠60只,等分6組,按表3灌胃給藥,每日1次,連續(xù)7日,于末次給藥后1小時,結(jié)札兩側(cè)頸總動脈,再過3小時,將大鼠斷頭,取腦稱重,在110℃烘箱、烘至恒重,計算腦含水量及腦指數(shù),結(jié)果如表3。大、中、小三個及兩組與腦缺血模型組比較,腦含水量及腦指數(shù)均明顯減少,表明本發(fā)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對不完全性缺血引起的腦水腫有明顯保護作用。
表2對大鼠腦含水量及腦指數(shù)的影響(n=10,X±SD)
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P<0.001四、對小鼠腦缺血的影響小鼠50只,等分5組,按表4灌胃給藥,對照組給水,每日1次,連續(xù)7日,于末次給藥后1小時,在小鼠耳后部迅速斷頭,造成腦急性缺血、缺氧,觀察斷頭后呼吸次數(shù)及維持時間,結(jié)果見表4。可見,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能增加呼吸次數(shù),延長呼吸時間。表明對小鼠腦缺血缺氧下的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并可提高腦組織耐缺氧能力。
表3對小鼠急性腦缺血的影響(n=10,X±SD)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P<0.001五、對大鼠體內(nèi)動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大鼠50只,等分5組,按表5灌胃給藥,對照組給水,每日1次,連續(xù)7日,末次給藥1小時,戊巴比妥納麻醉,分離一側(cè)頸總動脈,將BT87-2型實驗性體內(nèi)血栓形成測定儀的刺激電極及溫度傳感器分別勾于動脈上,用2mA直流電持續(xù)刺激血管壁3分鐘,觀察溫度變化,記錄血管堵塞時間(OT),結(jié)果見表5。表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可明顯延長大鼠試驗性動脈血栓形成的時間,抑制動脈血栓形成。
表4對大鼠體內(nèi)動脈血栓形成的影響(n=10,X±SD)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P<0.001六、對“血瘀”癥大鼠的治療作用大鼠血瘀模型按文獻法[6]。60只大鼠等分6組,除第一組肌肉注射鹽水做正常對照外,其余組均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mg/kg,然后,按表10灌胃給藥,正常對照組與模型對照組灌胃等體積水,每日1次,連續(xù)注射地塞米松和灌胃給藥7日,第8天上午以戊巴比妥鈉麻醉腹主動脈采血3ml(以EDTA抗凝,抗凝劑與血液比為1∶9)。用SA-Bc型可調(diào)恒壓力毛細管粘度計測全血比粘度和血漿比粘度,采用溫曲氏法測紅細胞壓積,以比濁法測纖維蛋白原,結(jié)果如表10,可見,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能明顯對抗激素造成的大鼠“血瘀癥”,具有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及纖維蛋白原的作用。
在治療期間血瘀癥模型大鼠精神萎靡不振,皮毛欠光澤、消瘦、體重明顯減輕,而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大劑量組與復方丹參片組動物的一般行為和皮毛光澤接近正常大鼠;體重與模型組比較明顯增加,表明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對血瘀癥大鼠有顯著治療作用。
實驗例2臨床試驗根據(jù)衛(wèi)生部藥政局(95)ZL-65號文件,本藥的功能主治,《中藥新藥治療中風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了“中風康復片治療中風病恢復期(氣虛血瘀證)II期臨床試驗方案”于1996年3月~1998年2月進行了臨床試驗,共有實驗病例409例,其中住院病例348例(85.09%),門診病例61例(14.91%)。隨機分組,單盲對照試驗。治療組304例,治療組臨床基本治愈38例(12.50%),顯效128例(42.11%),有效114例(37.50%),總有效280例(92.11%),總顯效166例(54.61%)。對照組105例,對照組用消栓通絡片治療,其中臨床基本治愈8例(7.62%),顯效29例(27.62%),有效57例(54.29%),總有效94例(89.52%),總顯效37例(35.24%)。兩組總有效率對比P>0.05,差異無顯著性。
試驗方法一、病例選擇標準(一)診斷標準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1986年中華全國中醫(yī)學會內(nèi)科學會修訂的《中風病中醫(y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1)主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識昏蒙,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2)急性起??;(3)病發(fā)多有誘因,未發(fā)病前常有先兆(4)好發(fā)年齡多在40歲以上具有主癥2個以上者,急性起病,結(jié)合舌、脈、誘因、先兆、年齡等方面的特點即可確定診斷。
2.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1989年中華醫(yī)學會內(nèi)科學會修訂的《中風病中醫(y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中經(jīng)絡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白,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手足腫脹,舌質(zhì)暗淡,或有瘀斑,或舌體胖大,或有齒痕,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細緩、或細弦。
3.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1989年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第三次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腦血栓形成(1)常于安靜狀態(tài)下發(fā)??;
(2)大多數(shù)無明顯頭痛和嘔吐;(3)發(fā)病可較緩慢,多逐漸進展,或呈階段性進行,多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也可見于動脈炎、血液??;(4)一般發(fā)病后1~2日內(nèi)意識清楚或輕度障礙;(5)有頸內(nèi)動脈系統(tǒng)和\或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6)腰穿腦脊液一般不含血;(7)CT檢查發(fā)現(xiàn)腦梗塞部位。
4.中風病分期標準(1)急性期發(fā)病在2周以內(nèi)(2)恢復期發(fā)病后2周至半年(3)后遺癥期發(fā)病后半年以上(二)試驗病例標準1.納入病例標準(1)中醫(yī)診斷符合中風病中經(jīng)絡診斷、辨證為氣虛血瘀證。
(2)西醫(yī)診斷符合腦血栓形成恢復期(3)發(fā)病二周后至半年的病人以住院病人為主,起始積分>12分。
2.排出病例標準(1)短暫腦缺血發(fā)作。
(2)經(jīng)檢查證實有腦腫瘤、腦外傷、腦寄生蟲病、風心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臟病合并房顫,引起腦梗塞者。
(3)70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及可能對本藥過敏者。
(4)合并有肝、腎、造血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3.剔除病例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屬于觀察對象,但因觀察資料不全而影響療效及安全性判定者;(3)非因痊愈、療效不佳及不良反應未完成療程而中途停藥者(4)改用或加用其他有關治療該病癥的藥物及治療方法者二、治療方法采取隨機分組單盲對照對照實驗的方法,全部病例均要求住院治療(一)治療組104例,實施例1制備的復方丹蛭片,每次5片,一日三次(二)對照組35例,消栓通絡片,每次5便,一日三次(三)療程兩組病例療程均為六周(四)治療過程中停用一切治療該病癥的藥物三、觀察指標(一)安全性指標1.血、尿、便常規(guī)(包括出、凝血時間)。
2.一般體格檢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3.心電圖、肝功能(SGPT)、腎功能(BUN、Cr)。
(二)療效觀察1.患者的神志、語言及運動功能2.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征3.頭顱CT檢查(包括梗塞面積)4.血流變學檢查5.中醫(yī)癥狀、舌象、脈象四、療效評定(一)中風病計分方法1.神志狀態(tài)神志清醒0分;神志恍惚1分;神志迷蒙3分;昏憒4分。
2.語言表達正常0分;一般表達,命名不能1分;說話成句而表達不全2分;不能說單詞、詞組3分;語言不能或基本不能4分。
3.上肢肩關節(jié)正常0分;上舉正常但肌力差1分;上舉平肩或略過肩2分;上舉不到肩3分;不能動或能前、后略擺動4分。
4.上肢指關節(jié)正常0分;手指分別動作正常而肌力差1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會伸3分;不會動4分。
5.下肢髖關節(jié)正常0分;抬高45度以上1分;不足45度者2分;擺動能平移3分;不能動4分。
6.下肢趾關節(jié)正常0分;伸屈自由但力弱;伸屈不全2分;略動3分;不會動4分。
7.綜合功能生活能自理,自由交談0分;獨立生活,簡單勞動而部分功能不全1分;可行走,部分自理,尚需人輔助2分;可站立邁步,需人隨時照料3分;臥床4分。
分級1.≤10分;2.中11~19分;3.重≥20分。
(二)氣虛血瘀證評定方法分正常、輕、中、重分別記為0、1、2、3分。
1.半身不遂(1)輕1分生活自理,可行走,有時需人輔助;(2)中2分可站立邁步,隨時需要照料;(3)重3分臥床
2.言語蹇澀(1)輕1分說話不能成句或說話成句而表達不全;(2)中2分單詞或詞組不能表達;(3)重3分偏身麻木影響正常生活。
3.偏身麻木(1)輕1分微感偏身麻木;(2)中2分偏身麻木不影響正常生活;(3)重3分偏身麻木影響正常生活;4.口舌歪斜(1)輕1分講話時有口舌歪斜;(2)中2分明顯口舌歪斜;(3)重3分口舌歪斜嚴重影響面肌功能;5.氣短乏力(1)輕1分活動后氣短乏力;(2)中2分稍動即氣短乏力;(3)重3分平素亦感氣短乏力;6.面色(1)輕1分面色少華;(2)中2分面色無華;(3)重3分;面色白7.頭暈(1)輕1分偶有頭暈;(2)中2分經(jīng)常頭暈能堅持正常工作;(3)重3分頭暈明顯,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8.自汗(1)輕1分不動則皮膚微潮,稍動則更甚;(2)中2分不動則皮膚潮濕,動則汗出;(3)重3分平素即汗出,動則汗除如水漬狀;9.手足腫脹(1)輕1分自感手足腫脹;(2)中2分手足腫脹,不影響正常活動;(3)重3分手足腫脹,明顯影響正?;顒樱?0.舌象舌質(zhì)暗淡,或有瘀斑,或舌體胖大,或有齒痕,舌苔薄白或白,分別記1分;11.脈象脈沉細、細緩、或細弦,分別計1分。
(三)療效判定標準療前最高不過28分,起始積分不低于12分,其療效判定采用尼莫地平方法〔(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基本痊愈≥85%。
2.顯效≥50%3.有效≥20%4.無效≤20%5.頭顱CT掃描療效評定標準完全吸收梗塞面積吸收100%大部分吸收梗塞面積吸收60~99%小部分吸收梗塞面積吸收20~59%無變化梗塞面積吸收<20%。
治療結(jié)果一、總體療效表5總療效對比
兩組病例總有效率對比,經(jīng)Ridit檢驗分析,R治=0.5,R對=0.428,P>0.05,差異無顯著性??傦@效率對比,U檢驗分析P<0.01,差異有極顯著性,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二、兩組病例癥狀體征改善消失情況表6兩組病例體征改善消失情況對比表
兩組病例療后緩解率,上肢指關節(jié)和下肢髖關節(jié)障礙及綜合功能障礙療后與療前對比,經(jīng)X2檢驗差異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性P<0.01。其余各體癥療后,X2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7兩組病例癥狀消失情況對比表
兩組病例各癥狀消失情況對比,舌脈中苔薄白較療前差異有顯著性,其余均無顯著性差異。各癥狀與療前對比,差異有顯著性或極顯著性,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三、兩組病例中風計分治療后對比表8兩組病例中風計分治療后對比(X±S)
治療組療后與療前積分對比,經(jīng)t檢驗t=26.278,P<0.01,有極顯著性差異。對照組療后與療前積分對比,經(jīng)t檢驗t=11.777,P<0.01,有極顯著性差異。治療組與對照組療后對比,以治療組優(yōu)于對比組。治療前后積分差,差異無顯著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組成,其中制備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黃芪14-17重量份、丹參10-13重量份、水蛭1-5重量份、地龍8-12重量份和川芎4-8重量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制備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黃芪15重量份、丹參12重量份、水蛭3重量份、地龍10重量份和川芎6重量份制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它是口服制劑。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它是散劑、片劑、顆粒劑、軟膠囊或硬膠囊。
5.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稱取以上五味,將川芎先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另取黃芪、地龍、水蛭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濾液,減壓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和水蛭細粉,混勻,制成有效成分。
6.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稱取以上五味,取水蛭50-60%粉碎成細粉;川芎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餾液再蒸餾一次,收集重餾液,將川芎清膏和重餾液備用;水煎液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制成丹參浸膏粉;另取黃芪、地龍、剩余水蛭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或三次各為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50℃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水蛭細粉和川芎重蒸餾液,混勻,制成有效成分。
7.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取水蛭50-60%粉碎成細粉;川芎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餾液再蒸餾一次,收集重餾液,備用;水煎液濃縮至50℃測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另取黃芪、地龍、剩余水蛭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或三次各為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50℃測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水蛭細粉和川芎重蒸餾液,混勻,制成有效成分。
8.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取水蛭50-60%粉碎成細粉;川芎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餾液再蒸餾一次,收集重餾液,備用;水煎液濃縮至50℃測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丹參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另取黃芪、地龍、剩余水蛭和川芎、丹參藥渣,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或三次各為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50℃測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清膏,與川芎清膏合并,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烘干,粉碎,加入上述丹參浸膏粉、水蛭細粉及適量淀粉,混勻,用川芎重蒸餾液制粒,低溫干燥,壓片。
9.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它包括取本品研細,取7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60ml,加熱回流6小時,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殘渣加水30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分別30、30、30、20ml振搖提取4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90ml,棄去氨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溶解,通過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上,以水60ml洗脫,棄去水洗液,再用40%乙醇200ml洗脫,棄去40%乙醇洗脫液,繼用70%乙醇600ml洗脫,收集洗脫液、回收溶劑至近干,殘渣加甲醇溶解并定量轉(zhuǎn)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薄層色譜法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品溶液1μl和3μl,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13∶6∶2比例的氯仿-甲醇-水10℃以下放置過夜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取出,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15nm,λr=700nm,測定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本品每單位劑量含黃芪以黃芪甲苷計,不得少于0.14mg。
10.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中風藥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黃芪、丹參、水蛭、地龍和川芎中藥原料制成的。它具有益氣痛絡和活血化淤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中風,尤其是氣虛血淤中風中經(jīng)絡,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邪,語言騫澀,偏身麻木,氣短乏力,頭暈,腦梗塞恢復期見有上述證候者。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質(zhì)量控制方法以及用途。
文檔編號A61K35/56GK1820770SQ20051010493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華玉強 申請人:華玉強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風濕痛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中藥,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中藥。背景技術:目前用于治療風濕類疾病的藥物有關節(jié)痛丸、風濕痛藥酒等多種。前者臨床驗證的總有效率在55%左右,治愈率在40%左右,療效較差。副作用
- 專利名稱:一種香薷提取物的制劑、質(zhì)量控制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提取物的制劑、質(zhì)量控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香薷提取物的制劑、質(zhì)量控制方法。背景技術: 腹瀉(感染性、非感染性)發(fā)病率高,在某些地區(qū)病死率亦較高,是遍及全球的嚴重問題。中
- 專利名稱:治療癃閉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癃閉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前列腺增生癥,也稱前列腺肥大,是一種前列腺明顯增大而影響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見病,前列腺增生癥以進行性尿頻、排尿困難為臨
- 一種立體定向放療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立體定向放療設備,包括機身,所述機身上設置有三維床、源體、準直體、頭盔、前門和后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定向放療設備由8個電機驅(qū)動控制;所述8個電機分別為:用于控制三維床運動的X軸
- 專利名稱:一種健肝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用藥品,特別是一種健肝藥。背景技術:肝、膽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但現(xiàn)有的治療藥品功效單一、療效不理想,毒副作用大。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標本兼治、療效好,可治
- 專利名稱:一種含丹參總酚酸的中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含丹參總酚酸的中藥顆粒及其制 備方法。背景技術:丹參及其各種制劑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病中藥。自80年代以來我們對丹參及其 同屬植物
- 專利名稱:新型神經(jīng)內(nèi)科檢查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神經(jīng)內(nèi)科檢查器。 背景技術:神經(jīng)內(nèi)科所用檢查器具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在對患者進行區(qū)域神經(jīng)檢查或某根神經(jīng)進行檢查時,往往是先用針狀觸覺器針刺檢查各皮
- 專利名稱:熱光灸療熏蒸牽引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儀器,特別涉及一種中醫(yī)針灸器械。技術背景熏蒸牽引是在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說基礎上,用蒸汽在相關穴位上進行熏蒸治病、牽引復位治療的外治療法,因療效較好,在臨床上較受患者歡迎。但存在的
- 專利名稱:一種含氯吡格雷的可溶片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含氯吡格雷的 可溶片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隨著社會老齡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日趨上升。根據(jù)最近的一項研究
- 專利名稱:一種重組胸腺素α1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生物工程技術領域,是一種重組胸腺素α1及其制備方法。Gly-Tα1的制備方法如下以人胎盤cDNA為模板進行PCR,其產(chǎn)物經(jīng)膠回收,EcoRIBamHI雙酶切,與pGEX-4T-
- 專利名稱:表帶式彈性止血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護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表帶式彈性止血帶。 背景技術:止血帶是在常規(guī)治療及救治中輸液、抽血、輸血,止血時一次性使用的護理用品, 目前常用的止血帶就是一根膠皮管,穿刺血管前,將膠皮管
- 一種新型傳染病患者隔離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傳染病患者隔離床,包括床板、床腿和床頭,在床板的一側(cè)面設有轉(zhuǎn)軸一,轉(zhuǎn)軸一上設有透明罩,透明罩上設有供氧管,透明罩側(cè)面設有圓孔,圓孔前端設有臂托,在床板的另一側(cè)設有轉(zhuǎn)軸二,
- 專利名稱:用于涂抹到皮膚、唇、指甲和或毛發(fā)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涂抹到皮膚、包括粘膜,特別是唇、指甲或毛發(fā),特別是睫毛,眉毛和頭發(fā)的化妝組合物。背景技術: 包含著色劑的組合物制備是已知的,該著色劑可以反射光和或修飾化妝組
- 專利名稱:一種納米藥物微球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微球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納米顆?;鞈乙喊鸵挥桶{米藥物(Ν0Ν)微球,屬于制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制藥行業(yè)從藥物發(fā)現(xiàn),到臨床的應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藥物制劑。其中有一部分藥物需要
- 專利名稱:抗微生物肽,組合物和使用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在藥物和美容應用中使用的抗微生物肽,其用于治療或預防微生物感染,和或預防治療后微生物感染的復發(fā)。背景技術:小的陽離子抗微生物肽(AMP)是先天免疫系統(tǒng)天然存在的抗生素。AMP廣泛地分
- 專利名稱:吳萸五平片及其制作工藝與使用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及其制作工藝與使用方法,尤其是吳萸五平片及其制作工藝與使用方法。目前治療肝膽、消化系統(tǒng)等疾病所用藥物,大都采用中、西成藥,病人服用方便,療效好,但采用中草藥制成片劑或粉
- 一種新型醫(yī)用創(chuàng)傷輔料貼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醫(yī)用創(chuàng)傷輔料貼,它包括帶孔非粘性透氣薄膜和粘性貼膜,所述的帶孔非粘性透氣薄膜和粘性貼膜之間設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內(nèi)固設有至少一根引流管和至少一根給藥管,所述引流管和給藥管的末端
- 專利名稱:枸杞滋養(yǎng)睡眠面膜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ー種純天然植物抗氧化面膜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抗氧化、保濕效果顯著的睡眠面膜。背景技術:現(xiàn)在市面上的面膜大多以無紡布為載體,加入ー些肌膚營養(yǎng)成分制成,其存在很多缺點,比如面膜敷的時間太短營養(yǎng)
- 專利名稱::百年樂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保健營養(yǎng)品,特別涉及以枸杞子為主原料的純天然中藥保健營養(yǎng)品。中藥的藥食文化在中國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jīng)驗,為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科學
- 專利名稱:洗浴及入廁兼用的護理病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臥床老人等需要護理的患者用的護理病床,特別涉及能明顯減輕對這些患者進行護理的護理人的負擔的護理病床。背景技術: 以往,關于臥床老人等需要護理的患者的護理病床,只是以單純地改
- 一種引流管套組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引流管套組,本實用新型包括引流管和剛性內(nèi)套管,所述的引流管的前端上的A處和前端往后一定距離的管壁上的B處上設有相互吸附的吸附體,引流管在不被插入剛性內(nèi)套管的狀態(tài)下A處和B處的吸附體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