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防回血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具有解酒功能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由三七、紅花制成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鹿血保鮮的方法
- 一種成人紙尿褲的制作方法
- 一種無膽黑順片或白附片及其炮制方法
- 一種治療便秘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頭箍雙緩沖條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無創(chuàng)膀胱腫瘤熱療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 用于牙科器具的預防系統(tǒng)及其使用方法
- 一種藥物涂抹裝置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孕婦妊娠紋的中藥涂抹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失眠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 芳基-稠合的氮雜多環(huán)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治療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的外用中藥液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婦產科用探針裝置制造方法
- 手術刀的制作方法
- 一種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頭痛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機械人工喉的制作方法
- 納米級阿苯達唑微粉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學保健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其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茶的醇和、溫馨、悠閑、寧靜、厚重、質感,古色古香,深入肌理,沁透著一份獨有的古老而鮮活的文化。食涼茶是一味民間特別是畬族的常用藥材,在浙江、江西等地分布廣泛,曾被譽為江西四大著名藥材之一。早在北宋年間江西民間就有使用食涼茶治療和預防感冒的習慣,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因使用歷史悠久,食涼茶有食涼餐、食涼青、食涼昌、山臘梅、酸臘梅和石梁撐等民間別名。食涼茶是在吸取古代茶療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所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養(yǎng)生保健方式。位于浙江省麗水市西南部的景寧畬族自治縣聚居著大批畬民,新中國成立之前,畬族同胞大多居住在遠離漢族村莊的半山腰,長期生活在偏僻山區(qū),缺醫(yī)少藥是對他們生存的最大威脅。畬族同胞在長期與疾病的斗爭中,掌握了豐富的醫(yī)療保健經驗,積累了許多具有獨特功效的偏方和秘方,其中“食涼茶”就是畬族同胞享用了數(shù)百年的保健飲品。畬民主要用于治療傷食所致的痞滿癥和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胃脹、胃痛、泛酸等,還用于防治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畬族郎中認為“食涼茶”具有祛風解表、清熱解毒、理氣健脾、消導止瀉等功效,可用來治療傷風感冒、風熱咳嗽、脾虛食滯、脘痛吞酸等常見病。蠟梅,別名然黃梅、黃梅花、蠟梅。臘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高3米左右,單葉對生,葉片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長7 — 15厘米,全緣,表面粗糙;兩性花,單生于一年生枝葉腋,花梗極短,被黃色,帶蠟質,具芳香,12 - 3月開花。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蕾供藥用,浸泡生油中,制成花蕾油,可敷治燙傷;花又能解暑生津。蠟梅含有揮發(fā)油(為1. 8-按葉素、龍腦、芳樟醇等)、臘梅堿、異蠟梅堿、胡蘿卜烴、黃色素。因其花開在寒冬臘月間,又芳香宜人,在我國古老社會里有極高的評價,號稱“一品九命盟主花”。配置于室前、墻隅均極適宜;作為盆花、樁景和瓶花獨具特色。在民間又稱“巴豆花”, 原因是其種子有毒,可做為瀉藥。花烘制后為名貴藥材,有解暑生津之效;莖、根亦可作鎮(zhèn)咳止喘藥。茯苓,俗稱云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赤芍,具有行瘀、止痛、涼血、消腫等功能。主治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跌撲損傷。菊花,菊科草本植物菊的頭狀花序,我國中部、東部及西南地區(qū)廣泛栽培。產河南
3者稱懷菊花,產安徽者稱滁菊花或亳菊花,產浙江者稱杭菊花,產四川者稱川菊花。秋季花開時采收,烘干或蒸、曬干用;亦可用鮮品。味微辛、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平肝陽,解毒。荊芥穗,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于止血。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癥;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癥;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 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荊芥與紫蘇均能發(fā)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技術方案,具有生產成本低,效果顯著,綠色環(huán)保、無任何毒副作用等優(yōu)點。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組分蠟梅 78-94%、茯苓 1-8%、赤芍 4-15%、菊花 0. 2-2. 5%、荊芥穗 0-1. 5%。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蠟梅含量為82-90%,優(yōu)選 85-88%。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茯苓含量為2_7%,優(yōu)選為 3-5% ο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赤芍含量為6-12%,優(yōu)選為 7-10%。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菊花含量為0. 5-2. 0%,優(yōu)選為 0. 8-1. 5%ο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荊芥穗含量為0. 2-1. 0%,優(yōu)選 0. 4-0. 8%O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先將采收并攤涼在通風室內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在80-85°C溫度下先殺青一遍,再在50-60°C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按重量百分含量比例稱取蠟梅78-94%、茯苓1_8%、赤芍4-15%、菊花0. 2-2. 5%、荊芥穗0-1. 5%,備用;
2)取備用的藥材,將可切片的藥材橫向切成寬約為0.1-0. 5cm的條片或利用模具將葉片制作不同圖案或全部藥材粉碎至15-25目,然后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勻,分別進行包裝裝袋,即可制作成條片茶、文化茶或袋泡茶。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蠟梅葉片的殺青溫度為82-84°C,烘炒溫度為53-56°C。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藥材切片的寬度為0. 2-0. 3cm,藥材粉碎至18-22目。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在制備防治慢性胃炎、食物抗菌殺菌藥劑中的應用。所述的蠟梅可以選用以特產于浙南和閩北山地特有的浙江臘梅為原料,參考民間配方結合科學工藝加工而成。據(jù)成份測定分析,蠟梅內含桉葉素、欖香醇、龍腦及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與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防治流感、解暑利濕、消食去膩、理氣健脾、調節(jié)免疫等功效。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以純天然蠟梅為主要原料,同時將多種藥材精心配制成,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菌消炎、抗病毒、鎮(zhèn)咳祛痰、降脂、降血壓、增強免疫功能等功效,能有效防治流感、解暑利濕、消食去膩、理氣健脾,對風熱濕邪所致的痹痛效果顯著。其加工方法簡便,設備投資少,原料來源有保證,節(jié)約能耗,貯運和應用安全,生產成本低廉、綠色環(huán)保且無任何毒副作用。本申請文件中涉及的百分含量除另有說明外,其它的均為純物質的重量百分含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xiàn)結合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和臨床試驗,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實施例1
先將采收并攤涼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置于85°C溫度下殺青一遍,再在50°C 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向1000L反應釜內投入烘炒后的820kg蠟梅,再慢慢投入50kg 茯苓,IOOkg赤芍,20kg菊花和IOkg荊芥穗,然后全部粉碎至15目,混合均勻,進行包裝裝袋,即成最終產品。實施例2
先將采收并攤涼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置于84°C溫度下殺青一遍,再在52°C 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向1000L反應釜內投入烘炒后的900kg蠟梅,再慢慢投入30kg 茯苓,65kg赤芍和5kg菊花,然后全部粉碎至20目,混合均勻,進行包裝裝袋,即成最終產
P
BFI ο實施例3
先將采收并攤涼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置于83°C溫度下殺青一遍,再在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向1000L反應釜內投入烘炒后的867kg蠟梅,再慢慢投入38kg 茯苓,85kg赤芍,8kg菊花和2kg荊芥穗,然后全部粉碎至25目,混合均勻,進行包裝裝袋, 即成最終產品。實施例4
先將采收并攤涼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置于82°C溫度下殺青一遍,再在56°C 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向1000L反應釜內投入烘炒后的874kg蠟梅,再慢慢投入40kg 茯苓,75kg赤芍,IOkg菊花和Ikg荊芥穗,然后將藥材橫向切成寬約為0. 3cm的條片,混合均勻,進行包裝裝袋,即成最終產品。實施例5
先將采收并攤涼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置于81°C溫度下殺青一遍,再在58°C 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向1000L反應釜內投入烘炒后的866kg蠟梅,再慢慢投入35kg 茯苓,80kg赤芍,15kg菊花和4kg荊芥穗,然后將藥材橫向切成寬約為0. 2cm的條片,混合均勻,進行包裝裝袋,即成最終產品。實施例6先將采收并攤涼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置于80°C溫度下殺青一遍,再在60°C 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向1000L反應釜內投入烘炒后的856kg蠟梅,再慢慢投入48kg 茯苓,70kg赤茍,18kg菊花和8kg荊芥穗,然后將藥材利用模具制作成一定的圖案,混合均勻,進行包裝,即成最終產品。 上述藥用食涼茶,最大限度保有茶的各種特質,汲取了茶的茶味和豐富營養(yǎng),其味感豐滿醇正、功能各異,飲后回味悠長,清熱解渴、怡心提神,另經試驗,已證實食涼茶對咽炎、喉炎有顯著療效,是理想的天然保健藥茶。
以下通過試驗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試驗一
每個處理分別選擇慢性胃炎病患50例進行試驗,將實施例1-6所得的蠟梅食涼茶各一袋約IOg用90-100°C的開水250ml,沖泡15分鐘后飲用,每袋食涼茶沖泡兩次后丟棄更換新藥材,重復以上操作,一天不限次數(shù),口渴時當水飲用。試驗進行45天后統(tǒng)計痊愈、顯效、 有效、無效的病患數(shù),計算其總有效率(%)。療效標準①痊愈臨床癥狀消失。②顯效自覺癥狀有很大程度的減輕或消失。③有效自覺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減輕但不太明顯。④無效癥狀未減輕或加重。試驗結果見表1。
表1實施例1-6對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表
權利要求
1.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組分蠟梅 78-94%、茯等 1-8%、赤芍 4-15%、菊花 0. 2-2. 5%、荊芥穗 0-1. 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蠟梅含量為 82-90%,優(yōu)選 85-88%。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茯苓含量為 2-7%,優(yōu)選為 3-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赤芍含量為 6-12%,優(yōu)選為 7-1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菊花含量為 0. 5-2. 0%,優(yōu)選為 0. 8-1. 5%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荊芥穗含量為 0. 2-1. 0%,優(yōu)選 0. 4-0. 8%ο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先將采收并攤涼在通風室內的蠟梅葉片均勻地送入烘炒機,在80-85°C溫度下先殺青一遍,再在50-60°C的溫度下烘炒至干燥,然后按重量百分含量比例稱取蠟梅78-94%、茯苓1_8%、赤芍4-15%、菊花0. 2-2. 5%、荊芥穗0-1. 5%,備用;2)取備用的藥材,將可切片的藥材橫向切成寬約為0.1-0. 5cm的條片或利用模具將葉片制作不同圖案或全部藥材粉碎至15-25目,然后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勻,分別進行包裝裝袋,即可制作成條片茶、文化茶或袋泡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 蠟梅葉片的殺青溫度為82-84°C,烘炒溫度為53-56°C。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 藥材切片的寬度為0. 2-0. 3cm,藥材粉碎至18-22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在制備防治慢性胃炎、食物抗菌殺菌藥劑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屬于醫(yī)學保健品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組分蠟梅78-94%、茯苓1-8%、赤芍4-15%、菊花0.2-2.5%、荊芥穗0-1.5%。上述一種含蠟梅的藥用食涼茶,以純天然蠟梅為主要原料,同時將多種藥材精心配制成,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菌消炎、抗病毒、鎮(zhèn)咳祛痰、降脂、降血壓、增強免疫功能等功效,能有效防治流感、解暑利濕、消食去膩、理氣健脾,對風熱濕邪所致的痹痛效果顯著。其加工方法簡便,設備投資少,原料來源有保證,節(jié)約能耗,貯運和應用安全,生產成本低廉、綠色環(huán)保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3/06GK102308898SQ2011102950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吳英俊, 金水虎 申請人:浙江農林大學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鯉魚電極穿顱植入腦立體定位法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不開顱將電極植入鯉魚腦組織的立體定位方法,屬于腦立體技術 領域,即通過鯉魚顱骨表面標志建立電極定位區(qū),應用腦立體定位儀確定植入電極的坐標 位置,將電極經顱骨鉆孔穿過植入
- 脊髓檢測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脊髓檢測儀,包括椅子和控制臺;所述椅子的右側設置有靠背;所述椅子的上方設置有坐墊;所述椅子的下方內部設置有處理器;所述控制臺安裝在靠背后側;所述控制臺上方依次設置有控制面板和顯示器,且顯示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月經失調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ー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治療月經失調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月經失調是婦科常見的疾病,是包括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的異常改變以及經行前后和經期
- 一種連續(xù)灌腸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續(xù)灌腸裝置,該裝置包括藥液容器(1)、溝通管(2)、單向注射裝置(3)、灌腸管(4);所述藥液容器(1)為開放式杯型懸掛容器,可向內連續(xù)傾注藥液而無需計算藥液體積;所述單向注射裝置(
- 專利名稱:治療霉菌性陰道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劑領域的一種治療霉菌性陰道炎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霉菌性陰道炎,是婦女常見癥,癥見外陰瘙癢,甚而外陰皮膚搔破,有淺 潰瘍引起疼痛;白帶多,呈乳白色凝塊(如豆腐渣樣);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治療 腫瘤的中藥領域。背景技術:癌性疼痛(簡稱癌痛)是癌癥晚期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由于其劇烈而又持久,成為影響晚期腫瘤病人生存質量的一個嚴重問題。據(jù)資料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有400
- 專利名稱:治療便秘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便秘的藥物,尤其是一種配方簡單、成本低廉、無毒副作用、 見效快的治療便秘的中藥。背景技術:便秘是常見的多發(fā)病,患者人群極為廣泛。因宿便壓迫腸壁,使腸粘膜受傷,腸蠕動變慢,導致習慣
- 專利名稱:含有氨基酸加合鹽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以氨基酸加合鹽,其溶劑化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鹽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以及該組合物在治療栓塞性疾病和癌轉移中的應用。血栓性疾病(例如中風、腦卒中、心肌梗死和半身不遂)的發(fā)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鼻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鼻炎的藥物,尤其是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鼻炎是鼻腔粘膜炎癥,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鼻炎大都因受涼后身體抵抗力減弱,病毒和細菌相繼侵入引起,也可為
- 專利名稱:一種兒科專用手套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用具,具體說是一種兒科專用手套。 背景技術:兒科科室里護士給小孩打針的時候,小孩子的手喜歡亂抓亂撓,尤其在給小孩打頭皮針輸液的時候,小孩子的手經常亂抓亂撓,一不小心就可能把
- Cdt氣化美塑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CDT氣化美塑儀,包括注射體和減壓艙,所述注射體和減壓艙分別設置有導出孔和導入孔,所述注射體和減壓艙通過所述導出孔和導入孔間的軟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緦@f明
- 專利名稱:調節(jié)脾胃腸功能和醒酒保肝的食品或中藥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藥物或食品領域,主要是涉及一種調節(jié)脾、胃、腸功能和醒酒保肝的食品或中藥復方藥物,及其制備工藝和其在制備治療腸胃失調、便秘、宿醉的藥物中的應用,以及在制備調節(jié)
- 專利名稱:防癌口服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預防癌癥的藥物。癌癥是當今威脅人類生命的幾種最主要病癥之一。直到目前為止,治療癌癥這一難題尚未被人類攻克。對付癌癥只能以預防為主。然而,目前國內尚沒有專門用來預防癌癥的藥物。有些藥品
- 一種便攜式護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護墊,包括護墊單體,所述護墊單體包括底層本體和固定于底層本體的吸收層本體,所述底層本體的背向吸收層本體一側設有密封凹槽,所述底層本體于吸收層本體同側設有與其配合的密封凸條,密封凹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性心臟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糖尿病性心臟病(簡稱糖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的心臟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謝紊亂的基礎上所發(fā)生的心臟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所致
- 帶旋轉刀盤的新型多功能藥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帶旋轉刀盤的新型多功能藥箱,包括帶開口的盒體、盒蓋,盒體內固定有平板,平板上轉動連接有刀盤,刀盤上固定有切刀,刀盤通過轉軸二和六棱柱與分度卡位器連接,六棱柱上固定有轉軸三,盒蓋上固定有壓桿
- 專利名稱:楊梅花青素提取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領域,具體說,是楊梅花青素提取物的提取和制備。本發(fā)明還涉及楊梅花青素提取物的組合物及其質量標準。 背景技術:花青素類已是國際公認的安全無毒的天然食品著色劑,歐共體
- 一種多參數(shù)健康檢測一體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參數(shù)健康檢測一體機,包括由上蓋板及下蓋板組成的殼體,所述上蓋板上設有觸控顯示屏,所述下蓋板內設有控制主板,以及與所述控制主板相連的測試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靠近所述下
- 創(chuàng)新型膽道鏡取石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創(chuàng)新型膽道鏡取石機,屬于醫(yī)療診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創(chuàng)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膽道鏡取石機,打印系統(tǒng),膽道鏡體內端和手握操作器,其特征是在膽道鏡取石機左上方設置有打印系統(tǒng),膽道鏡取石機最右上方設置有膽道鏡
- 專利名稱:一種抗菌聽診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聽診器,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抗菌聽診器。背景技術: 聽診器是1816年由法國醫(yī)師林奈克發(fā)明的。林奈克發(fā)明的聽診器是長約30厘米、中空、兩端各有一個喇叭形的木質聽筒。1840年,英國醫(yī)師
- 專利名稱:一種生物敷料的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醫(yī)療器械中的敷料類,具體說是醫(yī)療中包扎傷口及燒、燙、創(chuàng)傷的創(chuàng)面覆蓋治療用生物敷料的生產方法。世界上最早生產制造生物敷料品(豬皮)是美國。72年美國的Genetic公司,Armonr藥物公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