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婦產科產婦哺乳用床的制作方法
- 一種烏龜藥雞的制備方法
- 香薰加濕器及具有香薰加濕功能的臺燈的制作方法
- 含有頭孢菌素和黃嘌呤衍生物的藥物組合制劑以及它們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獲取可移植脂肪顆粒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右美沙芬的復方口腔崩解片的制作方法
- 兒內科用艾灸支架的制作方法
- 氧雜-或硫雜脂族橋連喹喔啉-2,3-二酮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糖尿病性高血壓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立懸式中藥切片機的制作方法
- 作為nmda受體拮抗劑用于治療疼痛的取代的1,5-二氫吡咯-2-酮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治療骨刺與頸椎病的組合物及其在膏藥制造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痛經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化妝用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下肢外骨骼服結構的靜定設計方法
- 左旋奧拉西坦的凍干粉針劑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 可注射性載藥透鈣磷石骨水泥的制備方法
- 一種純中藥抗衰老保健膠囊的制作方法
- 腎經非解表中藥注射液及生產方法
- 管網式血管內支架的制作方法
微型液體霧化器的制造方法
微型液體霧化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揭示了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包括主控制器、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霧化腔、傳輸管路;所述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設置于霧化腔內,霧化腔的一端連接霧化腔;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所述霧化器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以控制溫度傳感器檢測環(huán)境溫度,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設定閾值T時,恒溫加熱裝置加熱;若環(huán)境溫度高于等于設定閾值T時,恒溫加熱裝置停止加溫。本發(fā)明提出的微型液體霧化器,改變傳統(tǒng)的霧化杯、吸嘴分離的方式。同時,本發(fā)明使用鼻塞式的吸入方式,可提高藥物利用率,減小霧化器的體積,攜帶更方便。
【專利說明】微型液體霧化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霧化器,尤其涉及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
【背景技術】
[0002]由于環(huán)境的污染等諸多因素使很多過敏體質的人,發(fā)生了哮喘病,兒童老年人居多,而且隨著城市綠化面積的增加,綠化品種的多樣化,也會產生一些花粉致人哮喘,因為病灶發(fā)生在氣管部位,一般治療的方式多以藥物吸入式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病癥也需要霧化治療,因此在外出的情況下就要使用微型液體霧化器。
[0003]有鑒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新的液體霧化器結構,以便克服現有霧化器的上述缺陷。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可提高藥物利用率,減小霧化器的體積,攜帶更方便。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所述霧化器包括:單片機、微型吹風機、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霧化腔、Y形管、吸霧鼻塞、原液檢測單元、霧化按鈕;
[0007]所述微型吹風機、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設置于霧化腔內,Y形管的一端連接霧化腔,另外一端的兩頭分別連接吸霧鼻塞;
[0008]所述單片機連接微型吹風機、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原液檢測單元、霧化按鈕;
[0009]單片機控制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環(huán)境溫度;所述單片機檢測到霧化按鈕被按下時,若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C,單片機控制恒溫加熱裝置加溫,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溫度高于等于30°C,單片機控制恒溫加熱裝置停止加溫;
[0010]所述單片機還用來控制霧化換能器使液體霧化;
[0011]所述單片機控制微型吹風機將霧化的液體從霧化腔的兩側或多側均勻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兩端各裝有一個吸霧鼻塞,鼻孔通過吸霧鼻塞直接吸入霧化液體;
[0012]所述原液檢測單元用以檢測原液的液位,當液體霧化殆盡,必須停止霧化,以避免霧化換能器空載損壞;使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在沒有霧產生的情況下就認為液體霧化結束,停止霧化換能器工作,從而保護換能器;霧化杯全封閉結構,當病人外出時,一次性把藥液加滿霧化腔;
[0013]所述原液檢測單元通過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投射紅外線信號,接收反射回來的信號,而后通過信號放大器把微弱的信號放大、整形,放大、整形后發(fā)給單片機;當有霧化時和無霧化時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來判斷是否有液體在霧化,若有繼續(xù),若無則停止霧化并報警;
[0014]所述反射式紅外傳感器包括第一電阻Rl、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四二極管D4,第一三極管M1、第二三極管M2、第三三極管M3,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放大器;
[0015]所述第一電阻Rl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接地;第一電阻R1、第一二極管Dl設置于霧化腔的一側,第二電阻R2、第二二極管D2設置于霧化腔的另一側,兩者相向設置;
[0016]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連接第一三極管Ml的基極、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二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極管Ml的集電極,第一三極管Ml的發(fā)射極接地;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電源;
[0017]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第一信號接收端、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放大器的第二信號接收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放大器的第五接口接地,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四接口連接電源;
[0018]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連接第九電阻R9 ;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連接第i^一電阻Rll的第一端、第二三極管M2的基極,第^^一電阻RlI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極管M2的發(fā)射極連接第十電阻RlO的第二端、第二芯片U2,第二三極管M2的集電極接地;第二芯片U2為整形芯片,第二芯片U2連接第一芯片Ul ;第一芯片Ul為所述單片機,或者第一芯片Ul為另外的微處理器;
[0019]第一芯片Ul的第十六管腳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l的第五管腳,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接地;
[0020]第一芯片Ul的第三管腳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腳;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腳連接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二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l的第四管腳,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接地;
[0021]第一芯片Ul的第九管腳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一端,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二端連接第三三極管M3的基極;第三三極管M3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三三極管M3的集電極連接喇叭的第二端、第七電容C7的第二端,喇叭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l的第八管腳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一端,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二端連接第四二極管D4的負極,第四二極管D4的正極連接電源。
[0022]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所述霧化器包括:主控制器、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霧化腔、傳輸管路;
[0023]所述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設置于霧化腔內,霧化腔的一端連接霧化腔;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
[0024]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霧化器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
[0025]所述主控制器用以控制溫度傳感器檢測環(huán)境溫度,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設定閾值T時,恒溫加熱裝置加熱;若環(huán)境溫度高于等于設定閾值T時,恒溫加熱裝置停止加溫。
[0026]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霧化器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原液檢測單元;
[0027]所述主控制器還用來控制霧化換能器使液體霧化;
[0028]所述原液檢測單元用以檢測原液的液位,當液體霧化殆盡,必須停止霧化,以避免霧化換能器空載損壞;使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在沒有霧產生的情況下就認為液體霧化結束,停止霧化換能器工作,從而保護換能器;霧化杯全封閉結構,當病人外出時,一次性把藥液加滿霧化腔;
[0029]所述原液檢測單元通過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當有霧化時和無霧化時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來判斷是否有液體在霧化,若有繼續(xù),若無則停止霧化并報目ο
[0030]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霧化器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霧化按鈕。
[0031]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傳輸管路為Y形管,主控制器控制吹風機構將霧化的液體從霧化腔的兩側或多側均勻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兩端各裝有一個吸霧鼻塞,鼻孔通過吸霧鼻塞直接吸入霧化液體。
[0032]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提出的微型液體霧化器,改變傳統(tǒng)的霧化杯、吸嘴分離的方式。同時,本發(fā)明使用鼻塞式的吸入方式,可提高藥物利用率,減小霧化器的體積,攜帶更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本發(fā)明微型液體霧化器的主視圖。
[0034]圖2為本發(fā)明微型液體霧化器的側視圖。
[0035]圖3為本發(fā)明微型液體霧化器的立體圖。
[0036]圖4為本發(fā)明微型液體霧化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7]圖5為本發(fā)明微型液體霧化器的主要電路模塊的連接示意圖。
[0038]圖6為本發(fā)明微型液體霧化器中原液檢測單元的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
[0040]實施例一
[0041]請參閱圖1至圖5,本發(fā)明揭示了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所述霧化器包括:單片機、微型吹風機52、恒溫加熱裝置54、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超聲波霧化換能器,頻率30K以上)、霧化腔51、Y形管55、吸霧鼻塞56、原液檢測單元、霧化按鈕。
[0042]所述微型吹風機52、恒溫加熱裝置54、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設置于霧化腔51內,Y形管55的一端連接霧化腔51,另外一端的兩頭分別連接吸霧鼻塞
56 ο
[0043]所述單片機連接微型吹風機、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原液檢測單元、霧化按鈕。
[0044]單片機控制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環(huán)境溫度;所述單片機檢測到霧化按鈕被按下時,若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C (當然也可以是其他設定溫度,如28°C、32°C等,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自由設定;或者也可以由患者自己設定溫度),單片機控制恒溫加熱裝置加溫,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溫度高于等于30°C,單片機控制恒溫加熱裝置停止加溫。
[0045]所述單片機還用來控制霧化換能器使液體霧化。所述單片機控制微型吹風機將霧化的液體從霧化腔的兩側或多側均勻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兩端各裝有一個吸霧鼻塞,鼻孔通過吸霧鼻塞直接吸入霧化液體。
[0046]所述原液檢測單元用以檢測原液的液位,當液體霧化殆盡,必須停止霧化,以避免霧化換能器空載損壞;使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在沒有霧產生的情況下就認為液體霧化結束,停止霧化換能器工作,從而保護換能器;霧化杯全封閉結構,當病人外出時,一次性把藥液加滿霧化腔。
[0047]原液檢測單元通過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當有霧化時和無霧化時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來判斷是否有液體在霧化,若有繼續(xù),若無則停止霧化并報警。
[0048]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投射紅外線信號,接收反射回來的信號,而后通過信號放大器把微弱的信號放大、整形,放大、整形后發(fā)給單片機;單片機根據接收的信號判斷是否有霧化的液體(判斷依據為:若有霧,接收反射信號的時間相比沒有霧時要長)。
[0049]請參閱圖6,所述原液檢測單元包括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i^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四二極管D4,第一三極管M1、第二三極管M2、第三三極管M3,第一芯片UU第二芯片U2,放大器。
[0050]所述第一電阻Rl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接地;第一電阻R1、第一二極管Dl設置于霧化腔的一側,第二電阻R2、第二二極管D2設置于霧化腔的另一側,兩者相向設置。
[0051]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連接第一三極管Ml的基極、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二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極管Ml的集電極,第一三極管Ml的發(fā)射極接地;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電源。
[0052]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第一信號接收端、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放大器的第二信號接收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放大器的第五接口接地,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四接口連接電源。
[0053]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連接第九電阻R9 ;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連接第i^一電阻Rll的第一端、第二三極管M2的基極,第^^一電阻RlI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極管M2的發(fā)射極連接第十電阻RlO的第二端、第二芯片U2,第二三極管M2的集電極接地;第二芯片U2為整形芯片,第二芯片U2連接第一芯片Ul ;第一芯片Ul為所述單片機,或者第一芯片Ul為另外的微處理器。
[0054]第一芯片Ul的第十六管腳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l的第五管腳,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接地。
[0055]第一芯片Ul的第三管腳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腳;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腳連接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二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l的第四管腳,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接地。
[0056]第一芯片Ul的第九管腳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一端,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二端連接第三三極管M3的基極;第三三極管M3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三三極管M3的集電極連接喇叭的第二端、第七電容C7的第二端,喇叭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l的第八管腳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一端,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二端連接第四二極管D4的負極,第四二極管D4的正極連接電源。
[0057]實施例二
[0058]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中,微型液體霧化器包括主控制器、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霧化腔、傳輸管路;所述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設置于霧化腔內,霧化腔的一端連接霧化腔;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
[0059]本發(fā)明微型液體霧化器的工作原理為:采用單片機控制,實現功能多樣化。通過啟動霧化按鈕,單片機首先檢測環(huán)境溫度,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C時,加溫器加熱,由于液體量很少,很快就會加熱到30°C,然后保持該加熱溫度使之恒溫。若環(huán)境溫度高于等于30°C時不會加溫,但溫度檢測一直進行。之后啟動霧化換能器,使液體霧化,通過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當有霧化時和無霧化時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來判斷是否有液體在霧化,若有繼續(xù),若無則停止霧化并報警。
[0060]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出的微型液體霧化器,改變傳統(tǒng)的霧化杯、吸嘴分離的方式。而且使用鼻塞式的吸入方式,可提高藥物利用率,減小霧化器的體積,攜帶更方便。
[0061]本發(fā)明霧化器使用微型吹風機,通過雙管雙側合一結構,使霧化的液體均勻吹向軟管。
[0062]采用鼻塞式吸霧方式,既霧化后的液體被微型吹風機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兩端各裝有一個鼻塞,鼻孔通過鼻塞直接吸入霧化液體,比起用嘴吸要方便、利用率高。
[0063]在霧化杯的下方,裝有一個恒溫加熱裝置,使霧化的液體處于30°C的恒溫下,這樣產生的溫濕氣體不會刺激咽喉管。用溫度傳感器檢測環(huán)境溫度,只有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C才加溫。
[0064]液位檢測控制,當液體霧化殆盡,必須停止霧化,以避免霧化換能器空載損壞。使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在沒有霧產生的情況下就認為液體霧化結束,停止霧化換能器工作,從而保護換能器。
[0065]霧化杯全封閉結構,當病人外出時,一次性把藥液加滿霧化杯,蓋上密封蓋就可以放入口袋或包內。
[0066]這里本發(fā)明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并非想將本發(fā)明的范圍限制在上述實施例中。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的變形和改變是可能的,對于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實施例的替換和等效的各種部件是公知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的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本質特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結構、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組件、材料和部件來實現。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進行其它變形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器包括:單片機、微型吹風機、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霧化腔、Y形管、吸霧鼻塞、原液檢測單元、霧化按鈕;所述微型吹風機、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設置于霧化腔內,Y形管的一端連接霧化腔,另外一端的兩頭分別連接吸霧鼻塞; 所述單片機連接微型吹風機、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霧化換能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原液檢測單元、霧化按鈕; 單片機控制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環(huán)境溫度;所述單片機檢測到霧化按鈕被按下時,若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c,單片機控制恒溫加熱裝置加溫,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溫度高于等于30°C,單片機控制恒溫加熱裝置停止加溫; 所述單片機還用來控制霧化換能器使液體霧化; 所述單片機控制微型吹風機將霧化的液體從霧化腔的兩側或多側均勻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兩端各裝有一個吸霧鼻塞,鼻孔通過吸霧鼻塞直接吸入霧化液體; 所述原液檢測單元用以檢測原液的液位,當液體霧化殆盡,必須停止霧化,以避免霧化換能器空載損壞;使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在沒有霧產生的情況下就認為液體霧化結束,停止霧化換能器工作,從而保護換能器;霧化杯全封閉結構,當病人外出時,一次性把藥液加滿霧化腔; 所述原液檢測單元通過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投射紅外線信號,接收反射回來的信號,而后通過信號放大器把微弱的信號放大、整形,放大、整形后發(fā)給單片機;當有霧化時和無霧化時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來判斷是否有液體在霧化,若有繼續(xù),若無則停止霧化并報警; 所述原液檢測單元包括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四二極管D4,第一三極管M1、第二三極管M2、第三三極管M3,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放大器; 所述第一電阻R1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接地;第一電阻R1、第一二極管D1設置于霧化腔的一側,第二電阻R2、第二二極管D2設置于霧化腔的另一側,兩者相向設置; 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連接第一三極管Ml的基極、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二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極管Ml的集電極,第一三極管Ml的發(fā)射極接地;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電源; 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第一信號接收端、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放大器的第二信號接收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放大器的第五接口接地,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四接口連接電源; 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連接第九電阻R9 ;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連接第i^一電阻R11的第一端、第二三極管M2的基極,第^^一電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極管M2的發(fā)射極連接第十電阻R10的第二端、第二芯片U2,第二三極管M2的集電極接地;第二芯片U2為整形芯片,第二芯片U2連接第一芯片U1 ;第一芯片U1為所述單片機,或者第一芯片U1為另外的微處理器; 第一芯片U1的第十六管腳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1的第五管腳,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芯片U1的第三管腳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1的第十四管腳;第一芯片U1的第十四管腳連接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二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1的第四管腳,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芯片U1的第九管腳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一端,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二端連接第三三極管M3的基極;第三三極管M3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三三極管M3的集電極連接喇叭的第二端、第七電容C7的第二端,喇叭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八管腳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一端,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二端連接第四二極管D4的負極,第四二極管D4的正極連接電源。
2.一種微型液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器包括:主控制器、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霧化腔、傳輸管路; 所述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設置于霧化腔內,霧化腔的一端連接霧化腔;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吹風機構、霧化換能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液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霧化器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恒溫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 所述主控制器用以控制溫度傳感器檢測環(huán)境溫度,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設定閾值T時,恒溫加熱裝置加熱;若環(huán)境溫度高于等于設定閾值τ時,恒溫加熱裝置停止加溫。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液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霧化器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原液檢測單元; 所述主控制器還用來控制霧化換能器使液體霧化; 所述原液檢測單元用以檢測原液的液位,當液體霧化殆盡,必須停止霧化,以避免霧化換能器空載損壞;使用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在沒有霧產生的情況下就認為液體霧化結束,停止霧化換能器工作,從而保護換能器;霧化杯全封閉結構,當病人外出時,一次性把藥液加滿霧化腔; 所述原液檢測單元通過反射式紅外傳感器檢測霧化的狀態(tài);當有霧化時和無霧化時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來判斷是否有液體在霧化,若有繼續(xù),若無則停止霧化并報警。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液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霧化器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霧化按鈕。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液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輸管路為Y形管,主控制器控制吹風機構將霧化的液體均勻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兩端各裝有一個吸霧鼻塞,鼻孔通過吸霧鼻塞直接吸入霧化液體。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液體霧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液檢測單元包括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四二極管D4,第一三極管M1、第二三極管M2、第三三極管M3,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放大器; 所述第一電阻R1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源,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連接,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接地;第一電阻R1、第一二極管D1設置于霧化腔的一側,第二電阻R2、第二二極管D2設置于霧化腔的另一側,兩者相向設置; 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連接第一三極管Ml的基極、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阻的第二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極管Ml的集電極,第一三極管Ml的發(fā)射極接地;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電源; 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第一信號接收端、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連接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放大器的第二信號接收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放大器的第五接口接地,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四接口連接電源; 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連接第九電阻R9 ;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連接第i^一電阻R11的第一端、第二三極管M2的基極,第^^一電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極管M2的發(fā)射極連接第十電阻R10的第二端、第二芯片U2,第二三極管M2的集電極接地;第二芯片U2為整形芯片,第二芯片U2連接第一芯片U1 ;第一芯片U1為所述單片機,或者第一芯片U1為另外的微處理器; 第一芯片U1的第十六管腳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1的第五管腳,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芯片U1的第三管腳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1的第十四管腳;第一芯片U1的第十四管腳連接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二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芯片U1的第四管腳,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芯片U1的第九管腳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一端,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二端連接第三三極管M3的基極;第三三極管M3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三三極管M3的集電極連接喇叭的第二端、第七電容C7的第二端,喇叭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八管腳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一端,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二端連接第四二極管D4的負極,第四二極管D4的正極連接電源。
【文檔編號】A61M11/00GK104491961SQ201510017667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5年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5年1月13日
【發(fā)明者】劉海龍, 王云景, 陳慧芳, 陳維達 申請人:江蘇怡龍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起搏器植入術后切口壓迫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起搏器植入術后切口壓迫器包括胸帶,該胸帶前肩帶和后肩帶,其中前肩帶上設有安放壓迫裝置開口,該壓迫裝置包括主體,該主體底部的彈性底面外周為吸盤,中間設有壓力傳感器;同時主體的側
- 一種前端燈式上下調節(jié)硬質氣管導管芯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前端燈式上下調節(jié)硬質氣管導管芯,包括鋼質管,鋼質管內部設有牽拉導絲,鋼質管前端開口處固定連接鋼質調節(jié)牽拉導絲槽,前端上下調節(jié)段連接LED燈泡,牽拉導絲自所述鋼質管前端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實施表面麻醉的氣管插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實施表面麻醉的氣管插管。 背景技術:在全身麻醉的狀態(tài)下實施手術時,普通的幫助患者呼吸的氣管插管在手術后的拔管期存在很多的缺點,一種情況是把麻
- 專利名稱:萆蘚通淋片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萆蘚通淋片。主要有下列藥物組成:瞿麥、篇蓄、車前子、滑石、萆蘚、大黃、黃柏、蒲公英、紫花地丁、黃連、黃芩、柴胡、知母。背景技術: 功能: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瀉火。主治:熱淋;(小便頻數短澀
- 專利名稱::Pap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技術涉及對用連續(xù)氣道正壓(CPAP)或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IPPV)進行的睡眠呼吸障礙(SDB)的治療有用的氣道正壓(PAP)系統(tǒng)和或方法。背景技術::在現有技術中已知頭部安裝吹氣機、可穿戴CPAP
- 醫(yī)用防刺防脫手術手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yī)用防刺防脫手術手套,主要由手套體和防刺層所組成,手套體的手背處和手腕處設有防刺層,至少一只手套體的掌心處設有固定袋,固定袋內設有磁鐵,手套體的底部設有拉繩,拉繩上設有松緊扣;或手
- 專利名稱:一種藥物消融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藥物消融針。背景技術:目前,在對腫瘤進行藥物消融治療時,一般在CT或B超引導下,將一根直的長注射針經皮膚刺入腫瘤內,將藥液注入腫瘤,藥液滯留在注射點和針道范圍
- 用于心臟部位治療的超聲治療儀支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心臟部位治療的超聲治療儀支架。它包括通過連接裝置相連、重量相同、左右對稱的治療端與平衡端,連接裝置的長度可調,治療端上設有上下兩排換能器,平衡端上設有與換能器重量
- 專利名稱:氧化鋯增韌氧化鋁牙科陶瓷基底冠的凝膠注模成型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牙科陶瓷基底冠的成型方法。背景技術:陶瓷材料因與牙釉質的透明度和折射率接近,外觀效果相近天然牙,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陶瓷基底冠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越來越廣
- 一種新型傳染病患者隔離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傳染病患者隔離床,包括床板、床腿和床頭,在床板的一側面設有轉軸一,轉軸一上設有透明罩,透明罩上設有供氧管,透明罩側面設有圓孔,圓孔前端設有臂托,在床板的另一側設有轉軸二,
- 專利名稱:滴鼻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滴鼻器。背景技術:鼻塞是臨床疾病的常見并發(fā)癥,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通過藥物滴鼻的方法治療,一般是一手推鼻尖,充分暴露鼻腔,一手滴藥液,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費力
- 專利名稱:治療胰腺癌的中藥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 一種治療消化道腫瘤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胰腺癌的中藥藥物。背景技術: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多發(fā)生于胰頭部。腹痛及無痛性黃疸為胰頭癌的常見癥狀
- 便攜搭掛式針灸器械盒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便攜搭掛式針灸器械盒,包括一個盒蓋和盒體,盒蓋與盒體鉸接,其特征在于盒蓋上設置有可旋轉掛鉤,盒體兩側與盒蓋間連接有斜向折疊拉桿,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盒蓋打開,盒蓋與盒體成90度角,通過盒蓋上的掛鉤可將
- 一種方便耐用的艾灸器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方便耐用的艾灸器具涉及一種中醫(yī)理療器具,通過配合艾灸燃燒時作用于人體的穴位和經絡,達到調理人體生理機能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設計方案是:以1毫米左右厚度的鋼板等金屬板材沖壓出5個直徑約4.5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藥物,特別是涉及到以中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中藥復方藥物。背景技術: 更年期綜合征是困惑全球中老年婦女的常見病。常見癥狀為潮熱出汗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中藥方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醫(yī)用中醫(yī)中藥技術領域,一種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中藥方。背景技術: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甲狀腺合成或分泌不足所致的以機體代謝率降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
- 冠向防滑手術剪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由于傳統(tǒng)手術剪只能進行矢狀組織切割,不能對位于空間相對狹窄、腔隙比較深處冠狀方向組織進行剪切,并且無防滑裝置,剪切冠狀軟組織時效率較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包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急性膽嚢炎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背景技術:急性膽嚢炎起病多與飽食、吃油膩食物、勞累及精神因素等有關,常突然發(fā)病,一開始就出現右上腹絞痛、呈陣發(fā)性加劇,井向右肩或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乙肝的內服散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內服散劑。 背景技術:我國現有乙肝病毒攜帶者1.2億,是乙肝大國。各種治療乙肝的中西藥物五花八門,品類繁多,如拉米夫啶、恩替卡韋、替比夫啶等西藥需服藥2年之久,而且產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一種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外敷中藥組合物。技術背景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即膝關節(jié)的退化性變,屬于中醫(yī)“骨痹”之
- 專利名稱:穩(wěn)定含銅宮內節(jié)育器銅離子溶出速率的銅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宮內節(jié)育器用銅的表面處理工藝,特別是一種穩(wěn)定含銅宮內節(jié)育器銅離子溶出速率的銅處理工藝。背景技術:宮內節(jié)育器antrauterine Device, I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