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雙作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 灰指甲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 大劑量給藥用于治療Ⅱ型糖尿病的三吡啶甲酸鉻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灸療頭的制作方法
- 雙極電凝鉤的制作方法
- 兒童專用牙科綜合治療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血液引流凈化裝置制造方法
- 粉劑儲存瓶的制作方法
- 等離子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有益降血糖和減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 一種蜂蜜護唇膏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具有特殊功能的牙科組合物及其三筒包裝和輸送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 一種避光輸液包的制作方法
- 元寶楓保健酒及其制備方法
- 可測量的會陰側(cè)切剪的制作方法
- 一種改良型手術刀具的制作方法
- 一種胞苷衍生物修飾的硅酞菁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 可控式上肢關節(jié)支具的制作方法
漁用抗菌藥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漁用抗菌藥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漁用抗菌藥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研究表明,水產(chǎn)動物的病害主要是細菌感染引起,如氣單胞菌(Aeromonassp.)是一類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嚴重危害各種水產(chǎn)動物的細菌,不僅引起養(yǎng)殖魚類出血性敗血癥、蝦蟹黑鰓病等多種大量嚴重流行病,而且感染了香魚、金魚、牛蛙、鯉魚、草魚、鱉、羅非魚、草魚、虹鱒等幾乎所有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動物,這也使得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過程中,需大量使用漁用藥物特別是抗菌素藥物對水產(chǎn)養(yǎng)殖動物進行預防和治療。但近年來,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抗菌素使用種類、劑量及頻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如磺胺類、喹諾酮類等抗菌素已成為各種漁藥制劑中的主要成分,特別是一些人類的新藥如氧氟沙星等也在養(yǎng)殖生產(chǎn)中大量使用,從而有可能導致與人類疾病相關的細菌,也有可能對這些抗菌素產(chǎn)生耐藥性,藥物的殘留及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不僅直接制約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影響我國水產(chǎn)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對人類及其它動物的健康構(gòu)成了潛在威脅。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對水產(chǎn)動物的細菌性病具有防治作用和預防病毒性疾病的細菌性繼發(fā)感染的漁用抗菌藥及其加工工藝。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漁用抗菌藥,它含有氟苯尼考、維生素C、淀粉。
一種漁用抗菌藥的加工工藝,它包括下列步驟,(1)、將淀粉于105℃~110℃的溫度條件下烘干2小時,冷卻后過40目篩;(2)、按重量比例稱取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3)、取與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重量相等的淀粉,使淀粉與氟苯尼考以及維生素C充分混合制成母粉;(4)、將母粉與剩余的淀粉進行充分混合。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名氟甲砜霉素,是八十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的一種新的水產(chǎn)獸牧專用氯霉素類的廣譜抗菌藥,具有抗菌譜廣、吸收好、體內(nèi)分布廣、安全高效等特點。氟苯尼考屬于氯霉素的單氟衍生物,作用機制與抗菌譜基本與氯霉素(Chlcramphenicol)相同,如生物利用度相當高,能抑制細菌的70S核糖體,與50S核糖體結(jié)合,抑制肽?;D(zhuǎn)移酶,從而抑制肽鏈的延伸,干擾細菌的蛋白合成,對革蘭氏陰性和陽性菌均有強烈的抑菌作用。但氯霉素的耐藥菌株通常產(chǎn)生質(zhì)粒中介的乙酰轉(zhuǎn)移酶,該酶能使氯霉素、甲砜霉素的α-甲基位的-OH發(fā)生乙酰化反應,從而失去藥理活性,但氟苯尼考的α-甲基位的-OH已被-F取代,因此氟苯尼考與氯霉素、甲砜霉素無交叉耐藥。同時氯霉素結(jié)構(gòu)中芳香環(huán)上對位硝基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基團,而氟苯尼考在結(jié)構(gòu)上以H3C-SO2取代了氯霉素的O2N基團,因此用藥后不產(chǎn)生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不良反應。氟苯尼考對鰻弧菌、愛德華氏菌、巴斯德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4-0.8ug/ml,比氯霉素、甲砜霉素、土霉素等抗菌素都要低,在用于治療黃尾魚的假核性巴氏桿菌病及鏈球菌病、自然爆發(fā)的的大西洋鮭魚癤瘡病效果顯著??诜o藥對黃尾魚(yellow-tail)巴氏桿菌感染,鰻遲鈍性愛德華氏菌感染,金魚鰻弧菌性感染,鮭殺鮭弧菌性感染均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療效超過其他常用抗菌藥物。氟苯尼考肌注或口服后,吸收迅速,分布廣泛,平均滯留時間較長,吸收半衰期較長,血液濃度高,在體內(nèi)能較長時間維持有效藥物濃度。如在大西洋鮭魚口服10mg/kg氟苯尼考后,藥代動力學的研究表明,氟苯尼考的生物利用度達到96.5%,血液中達峰時間為10.3小時,峰濃度為4ug/ml,半衰期為12.2小時,表觀分布容積為1.22L/Kg。
作為氟苯尼考的主要輔劑的高穩(wěn)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屬于水溶性維生素。是魚類維持生理機能所必需的物質(zhì)。自從Kitamura等(1965)首次通過實驗證實魚類的正常生長需要攝人維生素C之后,更多的研究表明維生素C對魚類的繁殖、生長發(fā)育、抗病和存活率提高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維生素C為魚類維持其正常的生長功能和生命活動所必需。在膠原蛋白的合成過程中維生素C作為脯氨酸羥化酶的輔酶,直接影響膠原蛋白的合成,參與細胞間質(zhì)的生成。有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增加對感染的抵抗作用,并參與解毒功能。用于各種急、慢性傳染病或其它疾病以增強抵抗力,病后恢復期、創(chuàng)傷愈合期的輔助治療。此外,在體內(nèi)幾種藥物的解毒反應中必須有維生素C存在,維生素C還可促進鐵的吸收,有益于造血功能。維生素C還參與體內(nèi)的氧化還原反應,參與葉酸、鈣等的代謝及類激素的合成。在水產(chǎn)動物病害防治方面,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C可影響魚類傷口的愈合速度,飼料中缺乏維生素C時,大馬哈魚出現(xiàn)椎前、眼損傷等癥狀;在溝鯰中也觀察到維生素C能增強其對細胞感染。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試驗報告如下樣品臨床試驗報告
抑菌試驗報告試驗菌株河蟹的氣單胞菌致病菌CL990909-3嗜水氣單胞菌致病菌ATCC51208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病原菌嗜水氣單胞菌BSK-10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病原菌嗜水氣單胞菌DF-30鰻弧菌鰻愛德華氏菌魚害粘球菌對7株不同水產(chǎn)動物致病抑菌、殺菌濃度的測定1、培養(yǎng)基細菌培養(yǎng)基用肉汁胨培養(yǎng)基。
2、菌液的制備用接種環(huán)沾取純化的試驗菌株,接種到肉汁胨培養(yǎng)基上,28℃培養(yǎng)18小時后,將菌液稀釋到200萬個細菌/ml。
3、測定方法取滅菌試管10支,再以無菌操作每管加滅菌生理鹽9ml(第1管)、5ml(第2-10管)。無菌操作吸取待測純二氧化氯稀釋液1ml入放第1管,混勻后吸取5ml放入第2管中,混勻后吸取5ml放入第3管中,以此作逐管稀釋第9管,混勻后吸取5ml棄去,第10管不加藥物作對照。
每管加稀釋好的菌液0.5ml,混勻后28℃培養(yǎng)。24小時后移取1ml至無菌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4小時后肉眼觀察,含最小量尚呈不混蝕的試管所含藥物的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試驗結(jié)果對河蟹的氣單胞菌致病菌CL990909-3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為2.2mg/L。
對嗜水氣單胞菌致病菌ATCC51208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0.91mg/L。
對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病原菌嗜水氣單胞菌BSK-10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91mg/L。
對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病原菌嗜水氣單胞菌DF-30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91mg/L。
對鰻弧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1.1mg/L。
對鰻愛德華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2.2mg/L。
對魚害粘球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91mg/L。
對淡水青蝦的急性毒性試驗在面積0.5平方米、深0.5米的網(wǎng)箱內(nèi)飼養(yǎng)5.19±1.03g/只淡水青蝦40只,暫養(yǎng)7天后進行急性毒性試驗,試驗前三天停止喂食。試驗采用拌餌口服法,飼料投喂量為淡水青蝦體重的5%。
試驗前,將淡水青蝦飼料粉碎后,加入20%的魚粉和0.5%的飼料粘合劑,將適量的本抗菌藥拌入已粉碎的淡水青蝦飼料中,加水重新制成顆粒飼料并在45℃條件下干燥。藥物餌料中含有本抗菌藥分別為2、4、6、8和10g/Kg,按5%的投飼量計算,則相當于每公斤淡水青蝦每天攝入100、200、300、400和500mg抗菌藥。
試驗時,每天投喂含本抗菌藥的藥餌一次,連續(xù)投喂四天后統(tǒng)計每只網(wǎng)箱內(nèi)淡水青蝦數(shù)量并計算成活率。同時設空白對照組。每24小時至少觀察三次,記錄死亡數(shù),進行96小時觀察記錄。試驗期間的水溫為22±2℃,PH為7.50。
試驗結(jié)果各給藥組和對照組的淡水青蝦未出現(xiàn)大量死亡,對照組淡水青蝦的成活率為92.5%,100mg/Kg組成活率為87.5%;200mg/Kg組成活率為92.5%;300mg/Kg組成活率為87.5%;400mg/Kg組成活率為90.0%;500mg/Kg組成活率為92.5%。經(jīng)統(tǒng)計軟件分析,試驗組和對照組成活率無顯著差異,因此結(jié)果表明樣品對淡水青蝦的96小時LD50≥500mg/Kg體重。結(jié)果見表表 對青蝦的急性毒性試驗
結(jié)果表面,本產(chǎn)品的使用是安全的。
對淡水魚類出血性敗血癥的防治試驗試驗菌株采用淡水魚類出血性敗血癥的病原菌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Ah)BSK-10菌株(由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魚病研究室實驗室分離,經(jīng)中科院北京微生物所鑒定),接種于普通肉胨培養(yǎng)液中,25-27℃培養(yǎng)20-24小時的菌懸液備用。在進行魚體試驗時,先測菌株對魚的半致死量(LD50),再以LD50的倍量腹腔注射接種魚體,注射的劑量為4000萬/尾。
試驗的材料魚為鯽魚,體重為50~60克,購自農(nóng)貿(mào)市場。試驗前先在水溫為25~28℃的室內(nèi)水泥池中暫養(yǎng)一周后,并隨機抽取五尾鯽魚,對血液和肉臟器官進行細菌分離,確認無嗜水氣單胞菌進行試驗。
一、試驗方法1、試驗分組參照產(chǎn)品的使用說明飼料中添加劑量為1%,并以5%投餌量投喂。即每公斤魚攝入樣品為0.05g。
試驗分三組,一組為高劑量組,口灌劑量為0.500g/Kg,一組為使用劑量組,口灌劑量為0.050mg/Kg,另一組為低劑量組,口灌劑量為0.005mg/Kg。每個劑量組中分別以4×107個菌/尾劑量攻毒2小時后口灌樣品組和口灌樣品4小時后攻毒組,分別評價樣品的治療效果和預防效果。同時設口灌等量的幼鰻飼料攻毒組和口灌等量幼鰻的空白對照組。
2、試驗方法在試驗時,分別稱取0.0625克、0.625克和6.250克的樣品,拌入30克幼鰻飼料,加水制成糊狀后,定容于250毫升,口灌劑量為每公斤魚體重口灌20ml。使鯽魚的日攝入樣品的量分別為0.005g/Kg、0.050g/Kg、0.500g/Kg。
在盛有0.3M3曝氣自來水的小水池中,每池飼養(yǎng)65.3~76.8克的鯽魚10尾,暫養(yǎng)一周后開始試驗。將使已配制的環(huán)丙沙星吸入1ml注射器,注射器連接軟橡膠管,排凈空氣。將鯽魚從水池中撈取出,稱重后,從魚嘴中插入軟膠管約5cm,根據(jù)鯽魚的體重,分別灌入1.31~1.54ml樣品,使鯽魚攝入樣品量分別為0.005g/Kg、0.050g/Kg、0.500g/Kg。攝入幼鰻飼料的量為2.4克/Kg,每天口灌一次,連續(xù)口灌4天,同時設按口灌2.4克/Kg幼鰻飼料的攻毒組和空白對照組。每24小時至少觀察三次,記錄死亡數(shù),進行觀察記錄7天。試驗期間水溫為25±1℃,PH為7.4。
二、試驗結(jié)果口灌樣品高劑量組中,口灌4小時后攻毒組鯽魚的成活率為90%,攻毒2小時后口灌組鯽魚的成活率為80%;使用組中,口灌4小時后攻毒組鯽魚的成活率為80%,攻毒2小時后口灌組鯽魚的成活率為70%;低劑量組中,口灌4小時后攻毒組鯽魚的成活率為60%,攻毒2小時后口灌組鯽魚的成活率為40%;口灌飼料攻毒組的成活率為10%,口灌飼料空白組的成活率為100%。結(jié)果見下表表 對嗜淡水魚類出血性敗血癥的防治效果
結(jié)果表明對由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淡水魚類出血性敗血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特別是在在發(fā)病初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并對此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漁用藥物制劑的穩(wěn)定性測定氟苯尼考標準品純度含量為≥98.0%乙腈為色譜純,二甲基甲酰胺為分析純。
一、實驗方法色譜條件 色譜柱C18(5μm,4mm×300mm);流動相為乙腈∶水(4∶6),流動相使用前用超聲波脫氣處理。檢測波長223nm,柱溫為室溫,流速1.0ml/ml,加樣量10ul。
標準曲線精密稱取氟苯尼考約0.050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少量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再加流動相稀釋至標線。分別取2.50、5.00、7.50、10.00、15.00、20.00ml于50ml容量瓶,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則氟苯尼考的濃度分別為0.05、0.10、0.1、0.2、0.3、0.4mg/ml,分別取10ul進樣,以峰面積(Y)對濃度(C)回歸,兩者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C=2837861.25X+6637.41,r=0.9995氟苯尼考標準溶液精密稱取氟苯尼考對照品,以0.1mol/L NaOH為溶劑配成200mg/L的標準貯備液,于冰箱內(nèi)4℃保存。
二、試驗結(jié)果1、樣品回收率測定精密稱取樣品5.00g(按1%生產(chǎn)標準,應含氟苯尼考50mg左右),置于250ml燒杯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20ml。振蕩10min,置于具塞離心管中,高速離心機4℃、5000rpm離心15min,取上清,殘渣繼續(xù)加入二甲基甲酰胺20ml攪拌均勻后,繼續(xù)用按上述方法處理,離心后合并上清于50ml容量瓶定容。然后取10ml提取液10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至標線,用0.45um濾膜過濾后,取10ul進樣,記錄峰面積并計算氟苯尼考的回收率。見下表
2、樣品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考察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考察參照衛(wèi)生部藥政局《新藥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匯編》有關加速試驗進行。
由于本產(chǎn)品的主劑為氟苯尼考,而輔劑為高穩(wěn)維生素C和淀粉,因為主劑與輔劑間不會產(chǎn)生氧化、水解等降解反應,因此將三個批次的樣品分裝于棕色玻璃瓶中,置于40±2℃,相對濕度為75±5%的培養(yǎng)箱中,隔5、15、30、60、90天取樣,按樣品回收率測定中的方法提取樣品中氟苯尼考,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制劑中氟苯尼考的含量,結(jié)果見下表
制劑中氟苯尼考90天時的含量減少0.7%。加速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較好,有效期暫訂為兩年。
三、基本結(jié)論三批次的氟苯尼考的回收率為100.44%,結(jié)果表明,本產(chǎn)品的有效成分較為穩(wěn)定;氟苯尼考在40±2℃,相對濕度為75±5%條件下保存三個月后的平均含量變化率為99.93%。因此較為穩(wěn)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漁用抗菌藥,它含有氟苯尼考、維生素C、淀粉。
所述的氟苯尼考的重量配比為0.5%~1.5%,所述的維生素C的重量配比為2%~3%,所述的淀粉的重量配比為96%~97%。
該漁用抗菌藥的加工工藝包括下列步驟(1)、將淀粉于105℃~110℃的溫度條件下烘干2小時,冷卻后過40目篩;(2)、按重量比例稱取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3)、取與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重量相等的淀粉,使淀粉與氟苯尼考以及維生素C充分混合制成母粉;(4)、將母粉與剩余的淀粉進行充分混合。
步驟(2)中所取的氟苯尼考的純度含量大于98%。
本產(chǎn)品的主要優(yōu)點可通過試驗具體證明,其所含的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濃度較小,使用安全,對由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淡水魚類出血性敗血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特別在發(fā)病初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并對此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且本抗菌藥物制劑的有效成分的穩(wěn)定性較好。
針對藥物在魚肉上不易粘附的情況,將本產(chǎn)品的淀粉用α淀粉,可解決藥物的粘附性。另外根據(jù)生產(chǎn)需求,加工蝦、蟹專用顆粒餌料供養(yǎng)殖戶使用,其對顫抖病、黑鰓病、腐殼病、腸炎等蝦蟹細菌性病害的防治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漁用抗菌藥,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氟苯尼考、維生素C、淀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漁用抗菌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苯尼考的重量配比為0.5%~1.5%,所述的維生素C的重量配比為2%~3%,所述的淀粉的重量配比為96%~97%。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漁用抗菌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為α淀粉。
4.一種漁用抗菌藥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1)、將淀粉于105℃~110℃的溫度條件下烘干2小時,冷卻后過40目篩;(2)、按重量比例稱取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3)、取與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的總重量相等的淀粉,使淀粉與氟苯尼考以及維生素C充分混合制成母粉;(4)、將母粉與剩余的淀粉進行充分混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漁用抗菌藥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取的氟苯尼考的純度含量大于或等于98%。
全文摘要
一種漁用抗菌藥,它含有氟苯尼考、維生素C、淀粉,該抗菌藥在特殊的工藝中制得。通過臨床試驗證明,其有效成分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濃度較低,本抗菌藥對由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淡水魚類出血性敗血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特別是在發(fā)病初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并對此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且其使用安全,穩(wěn)定性較好。
文檔編號A61P31/04GK1660079SQ20041010322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徐建春, 惠永樂, 孫濤, 譚云娥, 鮑俊杰 申請人:吳江市魚病防治中心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植烷酸在治療糖尿病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糖尿病領域,尤其涉及植烷酸,具體來說是植烷酸在治療糖尿病的應用。背景技術:糖尿病是目前人類碰到的一個嚴重的健康殺手,糖尿病的癥狀包括高血糖病、碳水合物代謝不全、糖尿和胰島素敏感
- 一種放置在人體左肝管內(nèi)的順應性好的支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放置在人體左肝管內(nèi)的順應性好的支架,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的中間連通的前段管、中段管以及后段管三個部分,所述前段管與中段管之間的夾角為30度~120度,中段管與后段
- 專利名稱:元寶楓保健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保健藥酒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元寶楓葉和種子及中草藥為主要原料制作的保健酒。背景技術:元寶楓(Acer Truncatum Buge)是槭樹科槭屬(Acer)落葉喬木,因翅果形狀酷似中國古
- 專利名稱:一組益氣解表藥片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組益氣解表藥片。主要有下列藥物組成羌活、獨活、荊芥、防風、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炙、茯苓、桔梗炙、甘草炙、黨參。背景技術:功效益氣解毒,散風祛濕。主治外表風寒濕邪證,增寒壯熱,無汗頭
- 專利名稱:麝香舒活精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功能的外用中成藥搽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該搽劑的應用。從當前市場上供應的類似產(chǎn)品中我們作了一些調(diào)查研究,如臨床療效、實驗等比較,以及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等,發(fā)現(xiàn)有
- 適配器、藥劑輸送裝置以及包括適配器和連接器的組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配器(10),所述適配器用于藥劑輸送裝置的遠端尖端(2),包括:內(nèi)環(huán)(20),所述內(nèi)環(huán)能夠可釋放地接合到所述遠端尖端上;壓縮裝置(30,32),所述壓
- 一種可低放的輸液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低放的輸液裝置,屬于醫(yī)學設備領域。本輸液裝置包括輸液主管,輸液主管的上端為插入部,輸液裝置還包括輸液支管,輸液支管的上端為插入部,輸液支管的中部處具有調(diào)節(jié)器一,相鄰的兩根輸液支管
- 一種輸血補氧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輸血補氧裝置,它包括供血容器、充氧箱、供氧裝置,所述供血容器放置在所述充氧箱上部,所述供血容器的下部通過管路與所述充氧箱的上部連通,所述充氧箱腔體內(nèi)的下部裝配有出氧器,所述出氧器為板狀,
- 專利名稱:一種水分散型納米氧化亞銅石墨烯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納米可見光催化材料的制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分散型納米氧化亞銅石墨烯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氧化亞銅是一種對可見光響應的P型半導體材料,其禁帶寬度約為2.
- 專利名稱:一種常壓煎煮真空濃縮一體式中藥煎煮濃縮機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常壓煎藥機,尤指一種常壓煎煮、真空濃縮一體式中藥煎煮濃縮機。背景技術:中藥湯劑是中醫(yī)臨床最常見的劑型,它符合中醫(yī)辨證論治的診療特點,是中醫(yī)個體化的給藥形式,
- 專利名稱:盲人萬向輪拐杖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盲人萬向輪拐杖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拐杖,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有視力障礙的人群使用的盲人萬向輪拐杖。背景技術:拐杖是輔助盲人行走的主要生活工具,原有的盲人拐杖制作與功能單一,屬于傳統(tǒng)式棒形拐杖
- 專利名稱:脂質(zhì)囊及其生產(chǎn)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脂質(zhì)囊和含有它們的含水乳液及其生產(chǎn)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包含存在于油料作物種子中的蛋白質(zhì)和磷脂作包覆物的脂質(zhì)囊。迄今人們一直認為,在油料作物種子中,油(基本上是甘油三酯)
- 多用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導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用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導管,包括三個獨立的組件。其中,第一組件包括第一主管,第一主管的遠端形成尖端,第一主管的近端形成連接部;第二組件包括第二主管、兩根外延管和三角座;第二主管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熱型皮膚疼癢的中藥。背景技術:風熱型皮膚疼癢是指風熱之邪外襲而蘊結(jié)肌膚,以突起風團、丘疹、瘙癢、灼熱,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為常見癥的證候。發(fā)病急驟
- 專利名稱:一種牽引部分牙齒的高分子正畸牙套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牙科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種牽引部分牙齒的高分子正畸牙套。二、背景技術背景技術中,高分子正畸牙套是一個新興的正畸技術,一般使用純高分子材料制成。當正畸治療方案中需要
- 專利名稱:基于特征空間分析和區(qū)域判別的醫(yī)學超聲波束形成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學超聲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基于特征空間分析與區(qū)域判別的醫(yī)學超聲波束形成方法。背景技術:超聲成像具有無創(chuàng)、實時、可重復性強、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在醫(yī)學臨床診斷中得到了
-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胃鏡套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護理類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腸胃鏡下治療或輔助治療胃腸病變的胃鏡套管。背景技術:目前,對消化道疾病的檢查和治療,大多數(shù)用的是單腔胃鏡,在治療時很不方便, 尤其是對消化道出
- 專利名稱:陶瓷加熱器和使用該陶瓷加熱器的特定電磁波譜治療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加熱器和一種特定電磁波譜治療器。 背景技術:陶瓷加熱器主要由陶瓷體和電熱絲組成,電熱絲置于陶瓷體加熱面的凹槽中形成 回路,電熱絲的兩端引至陶
- 專利名稱:基于壓電傳感器的運動參數(shù)測量的方法和裝置的制作方法基于壓電傳感器的運動參數(shù)測量的方法和裝置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傳感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壓電傳感器的運動參數(shù)測量的方法和>J-U ρ α裝直。背景技術:壓電傳感器是利
- 專利名稱:一種改善顱腦損傷后腦組織水腫和微循環(huán)障礙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ー種改善顱腦損傷后腦組織水腫和微循環(huán)障礙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ニ背景技術:頡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無論是平時還是戰(zhàn)
- 新型泌尿外科手術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新型泌尿外科手術床,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主床板、左床板和右床板,其特征是主床板左端下側(cè)設有左床腿,左床腿下側(cè)設有萬向輪,左床板左側(cè)設有手術器具盤支架,手術器具盤支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