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酮苯丙酸脂質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貼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治療痹癥和傷筋的揮發(fā)油及其制備方法
- 鎮(zhèn)痛靈外用保健膏及其配制方法
- 一種用于除臭的復合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 香薰谷殼的制作方法
- 一種升降式護理盤的制作方法
- 一種預防帕金森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影像檢查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帶有可滑動輸液架的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 體外心臟起搏器的制造方法
- 腰椎護理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含13種維生素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吸收衛(wèi)材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 一種激活卵巢功能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排毒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 軟管式經鼻咽喉氣管粘膜麻醉霧化器的制造方法
- 卡式血液分離回收罐及固定離心裝置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腳氣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銀杏達莫滴丸及其制備方法
治療燒燙傷的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治療燒燙傷的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燒燙傷用的外敷藥物,具體地說是以中草藥和西藥為原料制備的治療燒燙傷的藥貼。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貼的制備方法。
祖國醫(yī)學治療燒燙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目前治療燒燙傷的藥物也很多,但大都是由中草藥配制而成,其劑形為膏劑或者粉劑,因此存在愈合時間較長,止痛較慢、外出攜帶不方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愈合時間較短、止痛較快,外出攜帶方便的治療燒燙傷的藥貼。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治療燒燙傷的藥貼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十多年在基層臨床研究,利用了中西藥物的雙向調節(jié)性,配伍合理,組方嚴密,增強免疫調理作用,燒燙傷后免疫功能多系統(tǒng)嚴重受損,有效藥物特性成分能結合,增加了自身免疫功能。
本發(fā)明該藥貼是由彈性膠布中設的藥芯上設的透明敷料,藥管組成,其藥管內裝的藥膏是由下列組份制成的(用量為重量份)(1)甘肅紅芪20-80份 地榆24-96份黃苓24-96份 黃柏20-80份大黃24-96份 虎杖28-102份丹參30-120份 乳香18-46份白芨24-42份 沒藥18-56份(2)紫珠24-96份 大葉桉葉20-80份(3)獾油20-80份 蜂蠟200-1200份石膏30-120份(4)冰片6-24份維生素C20-80份維生素B6 15-60份(5)植物油500-3000份制備本發(fā)明藥貼的配方優(yōu)選重量配比范圍是(1)甘肅紅芪40-60份 地榆48-72份黃苓 48-72份黃柏 40-60份大黃 48-72份虎杖 56-84份丹參 60-90份乳香 36-40份白芨 30-36份沒藥 36-46份(2)紫珠 48-72份大葉桉葉 40-60份(3)獾油 40-60份蜂蠟 600-800份石膏 60-90份(4)冰片 12-18份維生素C40-60份維生素B6 30-45份(5)植物油 1000-1500份本發(fā)明藥貼的最佳重量配比是(1)甘肅紅芪50份地榆60份 黃苓60份黃柏50份大黃60份 虎杖70份丹參75份乳香38份 白芨33份沒藥41份(2)紫珠60份 大葉桉葉50份(3)獾油50份蜂蠟700份石膏75份(4)冰片15份維生素C50份維生素B6 35份(5)植物油2200份將上述各組份制成本發(fā)明藥貼的生產方法是1、浸漬藥物將(1)甘肅紅芪、地榆、黃苓、黃柏、大黃、虎杖、丹參、乳香、白芨沒藥切成片浸在(5)植物油內。
2、煎炸藥物將上述浸漬后的藥物置于鍋內,置文火上煎,除取藥渣,放入(2)紫珠,大葉桉葉炸枯后過濾。
3、藥油成膏將上述藥油加溫后,趁熱放入(3)獾油及蜂蠟、石膏(粉),邊加入邊攪拌,成半固體膏狀,可?;?,待藥膏冷卻。
所述的(1)藥物組份切成片浸在(5)植物油內為36小時;所述的浸漬后的藥物放入鍋內置文火上煎成棕枯色;所述的放入(2)藥物組份炸枯后過80-100目篩;所述的待藥膏冷卻為35-40℃,再加入(4)冰片(細粉)、維生素C(細粉)、維生素B6(細粉),攪勻即成成品藥膏,將成品藥膏裝入藥管,在彈性膠布上設藥芯,在其藥芯上設透明敷料,即成。
本發(fā)明藥貼的優(yōu)點在于中西藥相結合能使藥物緊附于創(chuàng)面皮膚內膜透入創(chuàng)面組織,軟化壞死組織,可阻止燒燙傷創(chuàng)面的微小血栓引起的皮膚缺血和壓迫痛疼,防止燒傷向深部發(fā)展。由于該藥芯具有吸濕性,透明敷料透氣性良好、防水、防菌、無毒、無致熱源的優(yōu)點,膠布有高彈性、高粘性及低過敏等特點,使入們能自救、互救,使用方便,可作為野外工作及家庭常備的外用燒燙傷藥。
本發(fā)明藥貼使用后,通常1-3天即可成痂,淺II度燒傷5-7天愈合深II度燒燙傷7-9天愈合。該藥貼與京萬紅對比愈合時間提前3-5天。創(chuàng)面貼藥后15分鐘左右止痛。對小面積III度燒燙傷,有加速創(chuàng)面修復,抑制起水泡。并能去腐生肌,減少瘢痕增長,能使輕度燒燙傷創(chuàng)面恢復原膚色。該藥貼有改善壞死皮膚血管缺血,防止燒傷創(chuàng)面擴張及深部壞死,而有保護創(chuàng)面,防止創(chuàng)面感染,減少滲出等作用。根據劑型特性,能使用到外傷感染傷面及長期不愈的潰瘍創(chuàng)面。
外敷方法更換藥貼以10小時,使用時拆封口,取除塑料薄膜,剪開藥管,把藥膏均勻的放在藥芯上,貼在燒燙傷及潰瘍創(chuàng)面上。
本發(fā)明藥貼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100%,治愈率98%,無副作用,尤其對燒傷、燙傷、創(chuàng)面感染及潰瘍有顯著的療效。
實施例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1)甘肅紅芪30克 地榆36克 黃苓36克 黃柏30克大黃36克 虎杖42克 丹參45克 乳香27克 白芨27克 沒藥27克 (2)紫珠36克大葉桉葉30克 (3)獾油30克 蜂蠟300克 石膏45克 (4)冰片9克 維生素C30克維生素B6 22克 (5)植物油750克生產方法如下浸漬藥物將(1)甘肅紅芪、地榆、黃苓 黃柏、大黃、虎杖、丹參、乳香、白芨、沒藥切成片,浸在(5)植物油(可采用芝麻油或菜籽油或胡麻油)內36小時。
煎炸藥物將上述浸漬后的藥物置于銅鍋或者鋼精鍋內,置文火上煎至藥物為棕枯色,除取藥渣,放入(2)紫珠、大葉桉枯葉炸枯后過90目篩(可用紗布或銅篩濾)。
藥油成膏將上述藥油加溫后,趁熱放入(3)獾油、蜂蠟、石膏(粉)(勿使其結塊或沉于鍋底內),邊加入邊攪拌,此時鍋的上面應無浮油或僅有極少量浮油時,可取出藥油放冷,如已成半固體膏狀,可?;?。待藥膏冷卻為35℃,再加入(4)冰片、維生素C、維生素B6細粉,攪勻即成成品藥膏。將成品藥膏裝入藥管,藥管可由塑料制作。先把彈性膠布(蘭州市衛(wèi)生材料廠產)裁成長度92毫米或者80毫米或者72毫米,寬度60毫米或者52毫米或者38毫米,在彈性膠布中間鋪設藥芯、藥芯制作長度比彈性膠布短2毫米,寬度比膠布窄1毫米。藥芯是用六層無菌紗布折成單面開口,外層用透明敷料(美國3N公司產品)壓在彈性膠布上,蓋上塑料薄膜。將其與藥管一同裝入塑料袋內封口。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燙傷的藥貼,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彈性膠布中設藥芯,藥芯上設透明敷料,藥管組成,所述的藥管內裝的藥膏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1)甘肅紅芪20-80份 地榆24-96份黃苓24-96份 黃柏20-80份大黃24-96份 虎杖28-102份丹參30-120份 乳香18-46份白芨24-42份 沒藥18-56份(2)紫珠24-96份 大葉桉葉20-80份(3)獾油20-80份 蜂蠟200-1200份石膏30-120份(4)冰片6-24份 維生素C 20-80份維生素B6 15-60份(5)植物油500-30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燙傷藥貼,其特征是所述的藥膏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1)甘肅紅芪40-60份地榆48-72份黃苓48-72份黃柏40-60份大黃48-72份虎杖56-84份丹參60-90份乳香36-40份白芨30-36份沒藥36-46份(2)紫珠48-72份大葉桉葉40-60份(3)獾油40-60份蜂蠟600-800份石膏60-90份(4)冰片12-18份維生素C40-60份維生素B6 30-45份(5)植物油1000-15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燒燙傷的藥貼,其特征是所述藥膏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1)甘肅紅芪50份 地榆60份黃 苓66份黃柏50份大 黃60份虎杖70份丹 參75份乳香38份白 芨33份沒藥41份(2)紫 珠60份大葉桉葉50份(3)獾 油50份蜂蠟700份石 膏75份(4)冰 片15份維生素C 50份維生素B6 35份(5)植物油 220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療燒燙傷的藥貼的制備方法,浸漬藥物,將(1)甘肅紅芪、地榆、黃苓、黃柏、大黃、虎杖、丹參、乳香、白芨、沒藥切成片浸在(5)植物油內;煎炸藥物,將上述的浸漬后藥物置于鍋內,置文火上煎,除取藥渣,放入(2)紫珠、大葉桉葉炸枯后過篩;藥油成膏,將上述藥油加溫后,趁熱放入(3)獾油、蜂蠟、石膏(粉),邊加入邊攪拌,成半固體膏狀,可?;穑幐嗬鋮s;其特征是所述的(1)藥物組份切成片浸在(5)植物油內為36小時;所述的浸漬后的藥物放入鍋內置文火上煎成棕枯色;所述的放入(2)藥物組份炸枯后過80-100目篩;所述待藥膏冷卻為35-40℃,再加入(4)冰片、維生素C、維生素B6細粉,攪勻即成成品藥膏;將成品藥膏裝入藥管,在彈性膠布上設藥芯,在其藥芯上設透明敷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燒燙傷的藥貼及其制備方法,它是以(1)甘肅紅芪、地榆、黃苓、黃柏、大黃、虎杖、丹參、乳香、白芨、沒藥,(2)紫珠、大葉桉葉,(3)獾油、蜂蠟、石膏,(4)冰片、維生素C、維生素B6,(5)植物油為原料,將(1)藥物組分切片浸漬在(5)植物油內36小時,入鍋置文火上煎成棕枯色入(2)藥物組份炸枯過80—100目篩,加溫后入(3)藥物組分邊加邊攪拌成固體膏狀,冷卻為35—40℃,再加入(4)藥物組分,制成成品藥膏。將該藥膏裝入藥管,在彈性膠布上設藥芯,再設透明敷料。
文檔編號A61P17/00GK1190012SQ9710843
公開日1998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1997年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2月3日
發(fā)明者辛堂 申請人:辛堂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米托蒽醌納米磷酸氫鈣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技術領域,更具體的是涉及米托蒽醌納米磷酸氫鈣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癌癥死亡率一直呈持續(xù)增長趨勢,70年代、90年代和 21世紀初每年死于癌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骨關節(jié)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確切地說,涉及一種治療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的中藥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Osteoarthritis,0A)又稱骨性關節(jié)炎,是
- 內窺鏡治療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內窺鏡治療設備將醫(yī)療設備操作系統(tǒng)和內窺鏡觀察系統(tǒng)接合在一起。醫(yī)療設備操作系統(tǒng)包括兩根含有醫(yī)療器械的細長的管道,控制裝置和接合裝置三部分??刂蒲b置安裝在細長管道的一端,其上有一個手柄和一個定位機械
-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神經檢測錘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具,具體是涉及一種多功能神經檢測錘。背景技術:神經檢測是臨床上掌握神經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臨床上的神經檢測通常是通過叩診錘叩擊身體局部、塑料軟毛刷刺激皮膚、測量尺測量來實
- 專利名稱:顆粒狀維生素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顆粒狀維生素組合物,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含有源自植物的膠凝劑的顆粒狀維生素組合物。維生素組合物是已知的。這種組合物傾向于含有膠凝劑,由于制備的方法的緣故,這種膠凝劑是必需的。通常,用
- 專利名稱:可拆卸遮光采集環(huán)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醫(yī)學儀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手持式舌象采集裝置的可拆卸遮光采集環(huán)。背景技術:中國專利CN201814562U于2011年05月04日公開了一種在中醫(yī)望診信息采集時方便攜帶的手持式舌
- 健康自檢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健康自檢儀,包括上外殼和下外殼,上外殼與下外殼的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活動端,固定端通過彈簧夾連接,所述上外殼內安裝有主板和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上外殼的下層設置有上硅膠層,所述下外殼內由上
- 專利名稱:一種戒毒除癮的中成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特別指用于戒毒的藥。毒品已成為危害人類社會健康和安全的“白色瘟疫”。盡管國內、國際力量傾全力于緝毒、戒毒等禁毒工作,但毒品仍然以其巨大的誘惑力、摧毀力在吞噬著無數人尤其是青年
- 鷹嘴狀多功能卵圓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鷹嘴狀多功能卵圓鉗,它包括左鉗體(1)和右鉗體(2),左鉗體(1)和右鉗體(2)鉸接相連呈X形,左鉗體(1)和右鉗體(2)的前端分別連接有一個外形成卵圓狀的環(huán)形鉗頭(3),左鉗體(1)和右鉗體(2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背景技術:急性膽囊炎起病多與飽食、吃油膩食物、勞累及精神因素等有關,常突然發(fā)病,一開始就出現右上腹絞痛、呈陣發(fā)性加劇,并向右肩或
- 專利名稱:用于預防神經管畸形的葉酸增補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制劑,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預防神經管畸形的葉酸增補劑。神經管畸形(主要包括無腦畸形和脊柱裂)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大約占出生缺陷的13。我國是世界上神經管畸形的高發(fā)國
- 專利名稱:吲哚美辛2-芳基嗎啉乙酯在制備抗乳腺癌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類化合物的新用途,具體是吲哚美辛2-芳基嗎啉乙酯或其鹽在制備抗乳腺癌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中國專利(ZL200610123902. X,2008.
- 專利名稱:半導體制冷熱運血箱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血裝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儲存、運輸血液的自動溫控運血箱。國外對供血裝備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早,發(fā)展較快,已在80年代研制和裝備了電控型運血箱。比較典型的輕便型血液冷藏箱采用壓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鎮(zhèn)靜促眠的中藥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鎮(zhèn)靜促眠的中藥,本發(fā)明還涉及這種中藥的制作方法。背景技術:在自然人群中,大約有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目前治療方法一是用化學合成的安眠藥,二是中成藥
- 一種新型熱灸明目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熱灸明目儀,包括熱灸治療儀和灸療眼罩,灸療眼罩內設有支架、支架中設有能量纖維發(fā)熱片,能量纖維發(fā)熱片內側上設有溫度探測頭,支架與灸療眼罩之間卡有無毒發(fā)泡膠條,灸療眼罩兩側邊的中間
- 專利名稱:單孔腔鏡手術穿刺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器具,尤其涉及一種單孔腔鏡手術裝置。 背景技術:現有技術中,第ZL200920179497. 2號專利,公開了一種單孔腹腔鏡復埠式遮蓋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身件
- 專利名稱:一種電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刀,尤其涉及一種能對組織進行切割和凝血的手術用電刀。背景技術:目前醫(yī)療行業(yè)所使用的電刀一般都具有切割組織和凝結止血的功能,其針頭每秒鐘產生幾百萬周的音頻率振蕩的小弧光,切割皮肉極為迅
- 專利名稱:骨炎拔毒膏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一種治療骨髓炎的外用藥物,具體講是一種治療骨髓炎的外用膏藥骨炎拔毒膏,對于慢性骨髓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發(fā)明還涉及所述骨炎拔毒膏的制備工藝。慢性骨髓炎中醫(yī)稱附骨疽,是由化膿性細菌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用配制品,具體涉及一種以植物為原料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種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腎臟疾病的晚期
- 專利名稱:大黃百草合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一種用于治療肺部結核病的中藥復方新藥,屬于中醫(yī)藥領域中藥新藥類。目前治療肺部結核病,主要采用抗結核桿菌化學藥物治療。雖然可以比較有效地治療肺部結核病,但仍存在著抗結核桿菌藥物品種少,易耐藥的
- 專利名稱:刺花椒木脂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提取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刺花椒木脂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刺花椒,別名野花椒、巖椒,來源于蕓香科刺花椒i^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DC.),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