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骨折固定器及其制造方法
- Ace-抑制劑在治療消化不良癥中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 復方特比萘芬乳膏及其制備方法
- 頭孢菌素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及其含有頭孢菌素衍生物的抗菌劑的制作方法
- 中耳炎散粉及其配制方法
- 呼吸科用全封閉呼吸罩的制作方法
- 具有改進的外觀和持續(xù)合身性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 一種能降解多種中藥材的醋酸桿菌的制作方法
- 一種有機碘的制備方法
- 心率感測與顯示設備的制作方法
- 一種電子摩觸腰封的制作方法
- 制備嘧啶三酮衍生物的方法
- 一種骨科治療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 作為趨化因子受體調(diào)控劑的3-環(huán)烷基氨基吡咯烷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藥物涂抹裝置的制作方法
- 髕骨軸位x光定位拍片坐椅的制作方法
- 手術拉鉤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脾腎陽虛型精神障礙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管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 便捷心包穿刺針的制作方法
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
背景技術:
小兒驚風多由外感時邪疫癘,內(nèi)蘊,痰熱食積及暴受驚恐引起,風邪痰滯,壅于經(jīng)絡肝脈拘急所致。癥狀有目久不下,眼見白睛,及角弓反張、氣喘、啼聲不出,面目赤黃,由胎氣挾熱,流毒心脾、故令舌強唇青,聚口發(fā)禁等癥狀。目前,市場上治療小兒驚風的藥物很少,中醫(yī)一般采用鎮(zhèn)驚的藥物,西醫(yī)一般以吃藥輸液治療,見效慢,時間長,使家長著急不安。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活性原料制成紅花3 9份、郁金3 9份、薄荷2 6份、鉤藤6 12份、白僵蠶3 9份、桃仁6 10份、七葉蓮9 15份、山羊角2 6份、菊花9 15份、龍膽2 6份、沙參9 15份、麥門冬6 12份、山茱萸4 10份、芙蓉葉9 15份、膽星2 6份、牛黃1 3 份。其優(yōu)選的各活性原料的重量配比為紅花6份、郁金6份、薄荷4份、鉤藤9份、白僵蠶6份、桃仁8份、七葉蓮12份、山羊角4份、菊花12份、龍膽4份、沙參12份、麥門冬9份、山茱萸7份、芙蓉葉12份、膽星4 份、牛黃2份。本發(fā)明所述中藥為粉劑或丸劑。將各種原料清洗干凈后,打粉混合,制成粉劑或丸劑,定量服用。本發(fā)明采用的各活性原料的藥用性能為紅花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關節(jié)疼痛,中風偏癱,斑疹;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支柱胸腹脅肋諸痛,痛經(jīng),癥瘕,熱病神昏,癲狂,吐血,衄血,血淋,砂淋,黃疸;薄荷宣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主治風熱表征,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風疹瘙癢,肝郁脅痛;鉤藤熄風止痙,清熱平肝。主治小兒^(風、夜啼,熱盛動風,子癇,肝陽眩暈,肝火頭脹痛,及傷寒頭痛壯熱,鼻衄不止;白僵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jié),解毒利咽。主治驚癇抽搐,中風口眼歪斜,偏正頭痛, 咽喉腫痛,瘰疬,痄腮,風疹,瘡毒;
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主治痛經(jīng),血滯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癥瘕結(jié)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肺癰,腸癰,腸燥便秘;七葉蓮祛風止痛,活血消腫。主治風濕痹痛,頭痛,也同,脘腹疼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跌打腫痛,骨折,瘡腫;山羊角清熱,鎮(zhèn)驚,散瘀止痛。主治小兒發(fā)熱驚癇,頭痛,產(chǎn)后腹痛,痛經(jīng);菊花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主治外感風熱和風溫初起,發(fā)熱頭痛,眩暈, 目赤腫痛,疔瘡腫毒;龍膽清肝膽實火,瀉下焦?jié)駸?。主治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口苦脅痛; 陰腫陰癢,帶下,熱病驚風抽搐;沙參養(yǎng)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主治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津傷口渴;麥門冬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主治肺燥干咳,肺癰,陰虛勞嗽,津傷口渴,消渴,心煩失眠,咽喉疼痛,腸燥便秘;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脫。主治頭暈目目玄,耳聾耳鳴,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小便頻數(shù),虛汗不止,婦女崩漏;芙蓉葉清肺涼血,解毒消腫。主治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疽腫毒,惡瘡,纏身蛇丹,膿皰瘡,腎盂腎炎,水火燙傷;膽星清火化痰,熄風定驚。主治中風,驚風,癲癇,頭痛,眩暈,咳喘;牛黃清心涼肝,豁痰開竅,清熱解毒。主治熱病神昏,中風竅閉,驚癇抽搐,小兒急驚,咽喉腫爛,口舌生瘡,癰疽疔毒。配方中,薄荷、菊花、龍膽、芙蓉葉主要用于散寒解表、降逆止嘔、宣散風熱、疏肝解郁;加配紅花、郁金、桃仁、七葉蓮,主要用于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行氣解郁;又配鉤藤、白僵蠶、山羊角、膽星,用于熄風止痙、清熱平肝、安神定驚;再配沙參、麥門冬、山茱萸、牛黃, 用于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補益肝腎、收斂固脫。本發(fā)明以開竅醒神、通絡散瘀為治則,多種藥材組合協(xié)同,主要用于宣散風熱、活血通經(jīng)、行氣解郁、安神定驚、補益肝腎、收斂固脫,對小兒驚風有顯著的療效。臨床觀察(1)臨床資料本發(fā)明人于2004年至今,對79例小兒驚風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32 例,女47例。(2)治療方法溫水內(nèi)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飯后服用,M小時見效,2 3天痊愈。(3)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癥狀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檢測指標均為正常。顯效全部癥狀消除或主要癥狀消除;理化檢測指標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檢測指標有所改善。無效主要理化檢測指標與治療前無變化。(4)臨床結(jié)果臨床治愈64例(81. 01 % ),顯效9例(11.39% ),有效5例(6. 33% ),無效1例(1. 27% ),總有效率為98. 73%。本發(fā)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取紅花3g、郁金3g、薄荷2g、鉤藤6g、白僵蠶3g、桃仁6g、七葉蓮9g、山羊角2 6 份、菊花9g、龍膽2g、沙參9g、麥門冬6g、山茱萸4g、芙蓉葉9g、膽星2g、牛黃l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打粉混合,制成粉劑或丸劑,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溫水沖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飯后服用。實施例2 取紅花9g、郁金9g、薄荷6g、鉤藤12g、白僵蠶9g、桃仁10g、七葉蓮15g、山羊角6g、 菊花15g、龍膽6g、沙參15g、麥門冬12g、山茱萸10g、芙蓉葉15g、膽星6g、牛黃3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打粉混合,制成粉劑或丸劑,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溫水沖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飯后服用。實施例3 取紅花6g、郁金6g、薄荷4g、鉤藤9g、白僵蠶6g、桃仁8g、七葉蓮12g、山羊角4g、 菊花12g、龍膽4g、沙參12g、麥門冬9g、山茱萸7g、芙蓉葉12g、膽星4g、牛黃2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打粉混合,制成粉劑或丸劑,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溫水沖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飯后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其特征為,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活性原料制成紅花3 9份、郁金3 9份、薄荷2 6份、鉤藤6 12份、白僵蠶3 9份、桃仁 6 10份、七葉蓮9 15份、山羊角2 6份、菊花9 15份、龍膽2 6份、沙參9 15 份、麥門冬6 12份、山茱萸4 10份、芙蓉葉9 15份、膽星2 6份、牛黃1 3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其特征為,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活性原料制成紅花6份、郁金6份、薄荷4份、鉤藤9份、白僵蠶6份、桃仁8份、七葉蓮12份、山羊角 4份、菊花12份、龍膽4份、沙參12份、麥門冬9份、山茱萸7份、芙蓉葉12份、膽星4份、牛黃2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為粉劑或丸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驚風的中藥。該中藥以紅花、郁金、薄荷、鉤藤、白僵蠶、桃仁、七葉蓮、山羊角、菊花、龍膽、沙參、麥門冬、山茱萸、芙蓉葉、膽星和牛黃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數(shù)制成。本發(fā)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文檔編號A61P25/08GK102416144SQ20111039663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5日
發(fā)明者董明亮 申請人:董明亮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手術拉鉤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術拉鉤,包括套筒,套設在所述套筒內(nèi)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通過第一連接結(jié)構連接有用于鉤拉病人組織的醫(yī)用鉤,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結(jié)構連接有用于夾緊手術臺上的固定物體的夾持件。通
- 專利名稱:一種祛痰、消痰、止咳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或預防咳嗽、咯痰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咳嗽、咯痰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癥,公開號為CN101485869,公開日2009年07
- 具有殺菌功能的uv燈防護結(jié)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殺菌功能的UV燈防護結(jié)構,在殼體內(nèi)安裝有防護盒,且防護盒底部由位于中間的支撐件和位于支撐件兩側(cè)的若干間隔件構成,所述支撐件及間隔件兩側(cè)均設置有向上傾斜的弧形擋板,以在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原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癥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一種利用本發(fā)明治療原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癥的中藥。背景技術:原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癥(Osteoporosis 0P)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
- 專利名稱:一種多西紫杉醇囊泡型磷脂凝膠注射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了一種多西紫杉醇新型注射液及其制法,具體涉及一種多西紫杉醇囊泡型磷脂凝膠注射液及其制法,屬于藥物制劑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0C)又名:
- 專利名稱:高電位治療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電位治療儀。 背景技術:在物理治療領域內(nèi),高電位治療儀是一種新興的物理治療方式,其特點是免除了電極法治療過程中繁瑣的電極敷貼操作。高電位治療儀是利用自然電場能對地球上的生物產(chǎn)生一
- 專利名稱:一種云霧七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云霧七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背景技術:腫瘤是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療則是目前腫瘤治療的一種主要方法。傳統(tǒng)合成化學抗癌藥物價格昂貴
- 專利名稱:一種基于絲杠的垂直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垂直升降機構,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絲杠的垂直傳動機構。背景技術:醫(yī)療設備,包括CT(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掃描),,直線加速器等均需要檢查床
- 多功能腕式輸液暖手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多功能腕式輸液暖手寶,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暖手寶主體,其特征是在暖手寶主體外側(cè)設置有大魔術貼、小魔術貼、進出水口、敞口式小口袋、小型擴音器和電池開關,大魔術貼內(nèi)側(cè)設
- 一種連體衣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連體衣,包括前片、后片,所述前片為圓領、無袖,前片上端兩側(cè)設有紐扣;所述后片為圓領、無袖,后片上端兩側(cè)設有扣眼;前片和后片兩片后側(cè)腋部設有固定連接帶,前片一側(cè)設有打結(jié)布帶,后片一側(cè)設有打結(jié)布帶;所述前片的
- 用于鼻腔的填充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鼻腔的填充件,該填充件由能夠貼合鼻腔、并沿鼻腔延伸的鎂合金薄片形成。由于鎂合金與人體組織的相容性較好,因而其對人體無害。此外,鎂合金還具有良好的回彈特性,因此,在該填充件被壓縮伸
- 專利名稱:酮苯丙酸脂質(zhì)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酮苯丙酸脂質(zhì)體凝膠及以由磷脂和酮苯丙酸自動生成脂質(zhì)體的簡單制備方法為特色的制備該凝膠的方法。酮苯丙酸屬非甾體抗風濕類芳基丙酸型藥用活性物質(zhì)。非甾體抗風濕藥既可內(nèi)用又可外用于治療炎癥,此類
- 專利名稱:銀杏酚酸在制備治療皮膚腫瘤的外用制劑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生物醫(yī)藥領域,具體涉及銀杏酚酸在制備治療皮膚腫瘤的外用制劑中的用途。背景技術:皮膚癌是人類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過去的二十年,人類皮膚腫瘤的發(fā)病率顯著增加,
- 專利名稱:自動給藥式拔罐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健治病拔罐,具體說是一種可以在拔罐治療過程中自動涂藥的拔罐,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背景技術:拔罐療法是中醫(yī)的重要治療方法,也是民間使用最廣泛的治病保健方法。藥罐法是藥物配合拔罐的一
- 專利名稱:鹿心血軟膠囊的制作方法鹿心血軟膠囊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鹿心血軟膠囊,是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背景技術:《本草綱目》記載鹿之一身皆益人,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故其血、肉、角有益無損。鹿心血系梅花鹿心臟之血,
- 專利名稱:氣管切開加濕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管切開加濕盒。背景技術:氣管切開加濕盒是醫(yī)療機構為患者做氣管切開時保護傷口濕潤和清潔的一種器材。目前,氣管切開手術后,紗布直接覆蓋在患者的傷口上,紗布易和傷口發(fā)生粘連,更換紗布
- 專利名稱:香蜂草苷在制備治療或預防出血性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香蜂草苷在制備治療或預防出血性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血具有營養(yǎng)和滋潤的作用。血在脈中循行,內(nèi)注五臟六腑,外濡皮肉筋骨,如環(huán)無端,運行不息,以
- 專利名稱:方便消毒的針灸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方便消毒的針灸針。背景技術:針灸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通常是通過患者皮膚刺入身體,針灸最顯著的特點是不用內(nèi)服藥物,只需刺激人體肌表的特定學到,通過經(jīng)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軟組織損傷和頸椎病的消瘀散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軟組織損傷和頸椎病的消瘀散。背景技術:急性軟組織損傷和骨關節(jié)炎是傷科的常見病。急性軟組織損傷和氣滯血瘀型骨關節(jié)炎最常見的癥狀是疼痛
- 專利名稱:下肢牽引外展支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下肢牽引外展支架。 背景技術:目前,眾所周知,外展架在臨床上應用較廣泛,主要用于骨科下肢的牽引治療,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兩個缺點,一是高度不可調(diào),二是
- 一種直立式聚丙烯輸液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的一種直立式聚丙烯輸液袋。所述的輸液袋從上往下依次為封蓋、袋體、袋底;所述袋底為橢圓形內(nèi)凹陷結(jié)構,袋底設有吊環(huán);所述袋體的前后面與側(cè)面以弧線形連接;所述袋體